正文 第四章 每個善良都值得尊重(上)(2 / 3)

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終於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一隻手搬起磚來,一次隻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幾綹亂發被汗水濡濕了,歪貼在額頭上。

婦人遞給乞丐一條雪白的毛巾。乞丐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上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女主人又遞給乞丐二十元錢。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謝你。”

婦人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憑力氣掙的工錢。”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也留給我作紀念吧。”說完他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過了很多天,又有一個乞丐來到這庭院。那婦人把乞丐引到屋後,指著磚堆對他說:把磚搬到屋前就給你二十元錢。這位雙手健全的乞丐卻鄙夷地走開了,不知是不屑那二十元還是別的什麼。

婦人的孩子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叫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這次你又叫乞丐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磚放在屋後,還是放在屋前?”

母親對他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此後還來過幾個乞丐,那堆磚也就在屋前屋後來回了幾趟。

若幹年後,一個很體麵的人來到這個庭院。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這人隻有一隻左手,後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蕩一蕩的。

來人俯下身用一隻獨手拉住有些老態的女主人說:“如果沒有你,我還是個乞丐,可是現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

婦人已經記不起來是哪一位了,隻是淡淡地說:“這是你自己幹出來的。”

獨臂的董事長要把婦人連同她一家人遷到城裏去住,做城市人,過好日子。

婦人說:“我們不能接受你的照顧。”

“為什麼?”

“因為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隻手。”

董事長傷心地堅持著:“夫人,你讓我知道了什麼叫人,什麼是人格,那房子是你教育我應得的報酬!”

婦人終於笑了:“那你就把房子送給連一隻手都沒有的人吧。”

是的,所有的哲學家對人格的認同都是一致的:第一是勞動,第二是思考。可是我們放眼望去,或者巡視周遭,是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這兩條基本品格呢?那些為人父母者是不是清晰地知道孩子在成人之前應該教給他什麼呢?

(佚名)

隻要心中有愛。

隻要心中有愛,一切都會純如天然。

這是一個沒有太陽的冬日的早晨,刺骨的寒氣悄悄地滲進候車人的骨髓,他們都是黑人。他們時而翹首遠方,時而抬頭望著哭喪著臉的天空。突然,人群騷動起來,是的,車來了,一輛中巴正不緊不慢地開了過來。奇怪的是,人們仍站在原地,仍在翹首更遠的地方,他們似乎並不急於上車,似乎還在期盼著什麼。他們在等誰?難道他們還有一個夥伴沒有來?

真的,遠方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個身影,人群又一次騷動起來。身影走得很急,有時還小跑一陣,終於走近了,是個女人,白種女人。這時,人群幾乎要歡呼了。無疑,她就是黑人們共同等候的夥伴。

怎麼回事?要知道,在這個國家,白人和黑人一向是互相敵視的。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親近?

原來,這是個偏僻的小站,公交車每兩小時才來一趟,且這些公交車司機們都有一種默契:有白人才停車,而偏偏這附近住的幾乎都是黑人。據說,這個白種女人是個作家,她住在前麵三英裏處:那兒也有一個車站。可為了讓這裏的黑人順利地坐上公交車,她每天堅持走三英裏來這裏上車,風雨無阻。

黑人們幾乎是擁抱著將女作家送上了車。

“蘇珊,你好。”女作家腳還沒站穩,就聽見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抬頭一看,是朋友傑。

“你怎麼在這兒上車?”傑疑惑地問。

“這個站,”女作家指了指上車的地方,“沒有白人就不停車,所以我就趕到這兒來了。”女作家說著理了理懷裏的物品。

傑驚訝地瞪著女作家,說:“就因為這些黑人?”

女作家也瞪大了眼:“怎麼,這很重要嗎?”

我們也驚訝了,繼而又明白了:隻要心中有愛,一切都會純如天然。女作家正是因為沒有種族等級觀念,正是將“黑人”與“白人”都單純地看作“人”,才會如此自然地做著讓他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難”事。

(林昔)

福特讓位。

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通常一意孤行的結果隻能導致失敗。怎樣從其他人的建議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亨利·福特是聞名遐邇的福特汽車製造公司的創始人。他創立了全世界第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線。這種流水作業法後來被稱為“福特製”,並在全世界廣泛推廣。他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汽車製造業都有巨大的影響。然而,任何成功的背後,都存在著鮮為人知的艱辛,福特公司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福特公司技術研究所內部,曾為汽車內燃機是采用“水冷”還是“氣冷”發生過激烈的爭論。由於福特本人就是一名蒸汽機技術師,且一直從事“氣冷”式內燃機的研究和開發,所以開發出來的汽車都采用“氣冷”式內燃機。他剛開始時,剛愎自用,將自己對“氣冷”式內燃機的偏愛,帶入到市場運作中。對公司技術人員提出的“氣冷”式內燃機存在的明顯缺陷置若罔聞。

然而,這個方案很快便被證明是行不通的,在美國舉行的一級方程式冠軍賽上,一輛由福特公司生產的“氣冷”式賽車,在跑至第三圈的時候,突然失去控製,賽車撞到圍牆上,車體支離破碎,油箱爆炸,駕駛員也被當場燒死。此次事件在全國引起了軒然大波,不但政府下令公司進行停業整頓,而且也引起一些民間組織的強烈不滿,甚至號召群眾自發抵製福特公司的產品。

此後幾個月裏,福特公司汽車銷量大減。而福特仍然拒絕修改技術方案,公司技術人員對提案的屢次被拒感到非常氣憤,認為自己的才能不被認可且公司的前途更是一片渺茫,因此集體提出辭職。一時之間風聲鶴唳,群情激奮,公司麵臨即將解體的危險。當時公司的副總經理向福特進言:“您覺得在公司是當總經理重要,還是當一名技術人員重要?”“當然是前者。”福特沉默後回答。經過這位副總經理的分析和規勸,福特決心收回以前的決定,並同意按照技術人員的提議,開始進行“水冷”式汽車的研發。後來這幾個技術人員被委以重任,開發出的產品使汽車銷量大增。

這件事對福特的觸動很大,他開始意識到群策群力的重要性。以後的歲月裏,他“廣開言路,察納雅言”,事業果然蒸蒸日上,他獨創的流水作業的工作方式,為日後工業生產模式提供了範本,終成為一位對汽車發展史有巨大影響的人物。

隨著公司的日漸壯大,福特也到了遲暮之年。一天,公司的一名中層管理人員與福特交談時說:“公司裏的中層領導都已經逐漸成長起來了,您是否該考慮培養接班人?”這話委婉地表明了讓福特辭職的意思。福特聽了這位管理人員的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並且說:“您說得對,多謝您提醒我,確實該退下來了,我立即就去辭職。”

福特不但自己這樣做,而且要求他的子女及其主要管理者也應當多聽取下屬的意見。在他的思想引導下,他的後繼者們又將福特公司帶到了世界的每個角落,而今,福特已經成為了傳奇的代名詞,為人們所傳頌。

小角色大演員。

人的地位不分貴賤,平凡的崗位同樣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一樣,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積極的、高貴的心。

十歲的妮可喜歡表演,她最喜歡的演員是當時最著名的一位男演員。她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職業演員和最喜愛的男演員合作出演一部戲。

湊巧的是妮可所在的學校正準備編排一部名為《和睦的家庭》的舞台劇,於是妮可激情萬丈地去報名,並且成功地被錄用了。妮可把這次演出看做是自己的處女作,把每天的業餘時間都用在鑽研表演上。然而當劇組決定角色的那天,妮可鐵青著臉回到了家。妮可的父母連忙詢問她出了什麼事。原來劇組把主要角色都分給了別人,妮可隻被分到飾演狗的角色。妮可認為這是其他人給她難堪,然而,現在決定退出也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這件事後,妮可變得鬱鬱寡歡。細心的爸爸察覺到了女兒的不快,他很快想出了一個辦法。他通過朋友找到了女兒最喜歡的那位演員,將情況和他說了,那位演員聽後對這件事很感興趣,並要親自來幫忙說服妮可。

一天後的下午,這位演員來到了妮可家,妮可看到自己的偶像,當然高興萬分,對他所說的每句話更是深信不疑。他告訴妮可,他曾在學校出演話劇時飾演過一棵樹,不僅沒有台詞,連動作都沒有一個。他還說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以後的一段時間,妮可積極參加每次排練,她練得很投入,為演好角色還專門買了一副護膝,方便在地上爬來爬去練習。演出的那天,學校的禮堂裏座無虛席。演出開始不久,隨著主角的陸續出場,妮可也穿著一套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腳並用地爬進場來。這時許多觀眾都將目光集中到她的身上,因為妮可將狗的蹦蹦跳跳和搖頭擺尾的形態表演得惟妙惟肖。許多人被此吸引著。緊接著妮可又將狗從睡夢中驚醒,機警地四下張望的神情表演得更是出神入化。此時,觀眾們已經不去關注主角們說什麼台詞了,他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妮可身上,而妮可的精彩表演不斷延續,台下的笑聲也是此起彼伏。

演出結束後,觀眾們的掌聲經久不息。那天晚上,妮可成為真正的主角和明星,她以精湛的演技,贏得了當晚的最佳演員獎,而為她頒獎的正是她的偶像。

其實,生活中我們都在各自充當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大角色,還是小角色。但都是生活這個舞台不能缺少的。

你不能削弱我的誌氣。

輕易滿足的人很難充分發展自己。有時,要戰勝一種不適當的自滿心,唯一的方法是受一次重的打擊。

斯泰裏16歲的時候,在一個大五金商號裏做店員,這正是他所希望的一個職位。他的前途是光明遠大的,他努力工作,各方麵盡心學習,自己盼望著成為一個成功的五金銷售員。他以為自己是上進的,但是其上司卻看法不同。說:“我不要用你了,你是絕不會做生意的。你到鑄造廠去做一個工人罷。你那種蠻力,除了做這種工作之外,沒有什麼別的用途。”

對於一個年輕人的侮辱,還有甚過於此的嗎?被炒魷魚,這是何等的打擊!然而他卻始終以為自己工作得很好。那麼,他是否預備到鑄造廠去呢?他受了很大的打擊,他的首次衝刺失敗了,但是他決定要重整旗鼓,決心要得到勝利。

“你可以辭退我,但是你不能削弱我的誌氣,”他對那殘酷的經理反抗說,“有一天如果我還活著的話,我也要開一個像這樣大的五金店。”

他的話並不是一時氣憤的發泄。這個青年因第一次的失敗而驅使他不停地努力,一直到他成為全國最大的五金製品商之一。

如果沒有經受這次打擊,恐怕斯泰裏永遠是一個平庸的銷售員而已。在受到打擊之前,他以為自己的工作是很好的——這種自滿心態足以消滅他的上進心。他在那個粗魯的經理麵前所受的打擊,正是促使他上進的必要推動力。

被揭穿的謊言。

連上帝也會去幫助誠實而勇敢的人。

左琴科上學讀書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教師把每次提問所得的成績寫在記分冊上,他們打上分數,從5分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