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有兩條舉世聞名的大河——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它們發源於小亞細亞半島東部的亞美尼亞高原,從鬱鬱蔥蔥的山穀中蜿蜒而過。它們日夜奔流,自西向東流過美麗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給流經之處帶去了肥沃的土壤和無限的生機。5000多年前,這兩條河流孕育出了人類曆史上最早期文明之一的兩河文明。公元前2300多年,巴比倫城出現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逐漸發展成為西亞最繁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當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還處於蠻荒狀態的時候,巴比倫就已經成為美麗和強盛的代名詞。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伊拉克人聰明、堅強、勇敢、剛毅,一直是阿拉伯世界中最驕傲的群體。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形成,對中東兩河流域的曆史文明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給現代伊拉克民族留下了寶貴的曆史遺產。阿拉伯帝國奠定了現代伊拉克的種族和宗教基礎,帝國統治集團推行的伊斯蘭化政策,確立了伊斯蘭教在伊拉克的政治社會地位,確立了伊拉克人民強烈的共同體意識和領袖意識。阿拉伯輝煌的文明和帝國的強盛像陽光雨露般地滋潤著伊拉克人,使伊拉克民族滋生了強烈的自豪感和優越感。
1958年,以阿卜杜勒·卡裏姆·卡賽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費薩爾王朝的統治,成立了伊拉克共和國。擺脫了列強的掠奪之後,伊拉克的經濟逐漸發展起來。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依靠巨大的石油收入,伊拉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迅速富裕了。首都巴格達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儼然一副豪華大都市的氣派。這是伊拉克經濟發展達到頂峰的時代,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黃金時代。
1979年,薩達姆·侯賽因接任伊拉克共和國總統。戎馬一生的薩達姆作為阿拉伯複興黨在伊拉克的總指揮,恢複阿拉伯時期的強大是其一直追求的目標。當上伊拉克總統之後,薩達姆得到了施展自己領導才華、實現遠大抱負的最好平台。依靠伊拉克雄厚的經濟資本,薩達姆大力發展軍事,從國外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伊拉克的軍事力量快速強大起來。
一美國與伊拉克的難解恩仇為了控製波斯灣乃至整個中東的石油資源,美國把以色列和伊朗作為自己在中東的眼線和根據地,大力推動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那時候的薩達姆就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夾在以色列和伊朗中間的伊拉克,時刻麵臨著腹背受敵的危險處境。
伊朗是波斯灣地區的強國之一,綜合國力在8個波斯灣國家中名列第一,同樣也是伊拉克6個鄰國中的一個。雖然兩個國家擁有共同的信仰,但是卻屬於不同的民族。伊拉克是一個阿拉伯國家,伊朗的主要人口是波斯人,伊朗是中東地區少有的一個非阿拉伯國家之一。同為海灣國家,爭奪波斯灣掌控權的戰爭從未停止過。
對伊拉克來說,美國支持與自己有新仇舊恨的伊朗就已經對自己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如果不和美國結盟,伊拉克的安全麵臨著更大的危險。
1979年初,伊朗發生了政權更迭的戲劇性變化,讓美國頓感意外,也給伊拉克提供了大好的機會。在美國還沒來得及再培養一個親美政權的時候,伊斯蘭宗教領袖霍梅尼接管了伊朗新政權。霍梅尼是一個強硬的反美派,不但不買美國的賬,還以更強硬的政策對抗美國。美國政府為了挽回麵子,對伊朗新政府軟硬兼施,試圖找回失去的友誼,但是伊朗的反應讓美國失望了。1979年11月,發生了伊朗學生占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留幾十名美國人質事件,美國"重拾舊情"的夢徹底破碎了,伊朗、美國徹底決裂,成為冤家對頭。
少了伊朗這個多年的盟友,美國仿佛失去了自己在中東波斯灣地區的左膀右臂。為了在波斯灣地區的石油利益,為了遏製以霍梅尼為首的伊朗政府,美國不得不再尋找一個美國利益的代理人,這時,剛上任不久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進入了美國的視線。事實上,薩達姆也有意借助美國的力量,鏟除伊朗這個威脅自己安全的宿敵。美國和伊拉克結盟的立場雖有不同,但是卻有著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懲戒霍梅尼,打擊和削弱伊朗政權的勢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