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參戰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但是美國人卻感到“委屈”,聲稱自己是被卷入世界大戰的。美國參戰是因為德國要實行德國、墨西哥、日本的反美同盟,德國實行的無限製潛艇戰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即便如此,在戰後反戰的美國民眾仍不依不饒。1934年4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危機日益加劇之時,美國參議院還成立了一個以孤立主義者奈伊參議員任主席的委員會,負責調查美國參加一戰與軍火製造和銷售商之間的關係。1934年底,奈伊委員會提出一個調查報告,公布大量材料和機密文件,試圖證明美國是被大銀行家和大軍火商拖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隨後才有了1935年8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防止美國卷入任何新的歐洲戰爭的中立法。以後中立法又不斷延長,直至1937年4月通過的“永久中立法”。
美國的大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中國的上海駐有大約1.2萬名美軍,這些戰前的農夫、礦工、電梯工、拳擊手,一旦擺脫了戰鬥的壓力,立刻“原形畢露”。當時上海的《時事新報》報道,“美兵有一種天性的活潑輕鬆之感覺”。他們來到上海,到處好奇地尋找女人的小腳和男人的長辮;他們常穿起京劇的舊龍袍,頭戴西瓜帽,手持水煙袋,乘坐三輪車或黃包車(洋車)招搖過市;他們會令車夫坐在三輪車上,由他們來蹬車取樂。1945年11月30日,駐滬美軍隆重舉行“人力車皇後”競賽,讓中國車夫拉盟軍女兵,從外灘競跑到亞爾培路,一位名叫薑二毛的車夫拉著加拿大籍的珍妮蘭小姐獲得冠軍,贏得魏德邁將軍頒發的1萬元法幣獎金(當時一份日報的售價是30元)。《時事新報》評論說,他們是“那樣的天真,而且不懷惡意地做壞事”。著名作家徐遲在《美國的大兵》一文中稱這些美國兵“在全世界的軍人裏大概是最茫然於政治的”;可他們卻能赴死如歸;無論在吃飯還是打牌,隻要聽到一聲“Mail!”,他們便跳起來,去搶自己的家信或情書。
人過人的生活
美國學者弗蘭克?梯利在他的《倫理學概論》一書中說:“每一種動物都希望按自己特定的方式生活,獅子希望過獅子的生活,人希望過人的生活。”
《國家地理雜誌》上刊登的美國農場冬天景色。
不會客套的美國人
在日常生活中,美國人的坦率是出名的,男人從不隱瞞自己的情感,敢愛敢恨。美國姑娘也可以坦率地告訴朋友,她們不喜歡歐洲人的做法,既要找情人,又要保密,保持清白的名聲,太虛偽。美國人不那樣躲躲藏藏,是怎樣就怎樣表現。
在平時的待人接物上,美國人喜歡說話辦事直截了當,從不拐彎抹角。如果一味謙虛客套,就會鬧笑話,美國人會以假當真。曾經有四個亞洲的留學生去美國教授家作客,進門後,主人就客氣地問他們想喝什麼,兩位同學要了可樂,一位要的是葡萄酒,最後一位由於在國內時客套慣了,一時改不過來,就說:“謝謝你,不用麻煩了。”於是主人就取來各種冰鎮飲料給各位,唯獨沒有那位“客氣者”的那份。那位“客氣者”隻覺得幹渴難熬,心裏不由地直怪主人:“怎麼這麼不通人情,把人家的客套也當真了?”回家後他把這事告訴了久在美國的親戚,他的親戚哈哈大笑說:“嘴上客氣,那就隻好肚皮晦氣啦!怪誰呢?怪你自己。美國人可沒有特別的神經來管虛情客套的。你自己說‘不用麻煩’,他聽信你的話才是真的尊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