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平靜的心使人永遠理智平和(1 / 1)

人生的壓力與生活的煩惱,往往以苦痛、喪失和失望的麵目出現;隻要我們保持心靈的平靜,就能看到柳暗花明。

禪本身就洋溢著平靜安詳的情趣,它能孕育健康的心理。讓我們睜開自己的法眼,看破情緒和情感上的障礙,看到人性的光明麵,看到喜悅自在的生活點滴,看穿色相的表麵,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發現閑適單純的禪味。

現代人普遍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心理壓力,就是由於缺乏禪的洗濯,不能用簡潔單純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生活。有時,甚至把生活複雜化,使自己覺得心煩氣躁,因應不來。特別是人們普遍生活在講求效率的工技社會,浸淫在強調功利的商業活動之中,養成不斷向外追尋、不停壓榨自己時間和精力的習慣,結果生活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禪告訴我們,生活是一種實現,是把自己的能力實現出來,成為一種喜悅,一種能與別人分享的成果;而不是勉強自己,加快腳步去爭奪,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變作交換欲望的籌碼。人隻要能回歸到生活的本身,接納自己、實現自己,就可以生活得安然自得。安適的情懷不是追求來的,不安的心也不是外界能強加給我們的。因此,精神生活的真正關鍵是自己能否維持一個純真的態度。

當我們的情緒對於外在刺激所產生的反應過於強烈,則會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每天我們所經曆的事情,有順利的,有挫折的,有愉快的,有悲傷的。這時,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平靜的心了。

如果我們的心境理智平和,自然會過濾掉所有對我們不利的思想和情緒,遠離其影響。我們要拋開所有消極與否定的思想,才能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而所謂的“拋開”,也包括把消極的思想轉變為積極的思想,也就是我們要多想想愉快的事情,不要去鑽牛角尖。世界上很多傑出的人物,都是這樣做的。歐·亨利曾經因為犯案而被判刑,其後他並未因此而憤世嫉俗,而是致力於寫作,終於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人物。傑克·倫敦把早年遭受的挫折寫成小說,成為全國知名的作家,那些故事至今仍然被視為文學的瑰寶。挪威的移民努特·漢生一生嚐試許多事情均告失敗。最後,在絕望之中,他決定把所有失望的故事寫成一本書,書名是《饑餓》。這本書讓漢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來自世界各地登門求稿的出版商絡繹不絕。狄更斯的初戀失敗了。他沒有因此從高樓上跳下輕生,或是吞服大量的安眠藥。他把苦戀寫成《大衛·科波菲爾》一書,使他在文壇上大放異彩,擁有無上的榮耀和財富。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一生所經曆的事情,無論是好還是壞,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事情的感受及反應。每個人都可以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轉變成對個人及世界極有利的契機。

我們必須平靜地承受一些的挫折、失望、打擊或失敗,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每當我們遭遇挫折或逆境時,一顆平靜的心就像一位無形的朋友默默地幫我們脫離困境。持有一顆平靜的心,使我們對尚未達成的目標充滿期待,而不去過多地想過去所遭遇的挫折和失望,這才是最重要的。

嫉妒和報複是非常醜惡的,不要讓這兩種情緒擾亂我們平靜的心。拒絕所有使我們感到焦慮、恐懼、憤怒、痛苦、嫉妒、貪婪及妄想一步登天的念頭,否則,我們將會失去內心的平靜。

人生之禪:

把我們的憤怒和怨恨統統拋到腦後,不要讓它們擾亂我們平靜的心。這樣就沒有任何人能夠以任何方法來傷害我們,或者使我們感到憤怒。我們不能控製別人,但是我們可以控製自己,因為我們的心屬於我們自己,我們是內心唯一的主人。把所有負麵的反應都阻隔在心門之外,我們就能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