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不像佛的禪師像什麼(1 / 1)

守定,用於修禪,表現的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我約束。而用於人生,則表現為一種堅韌超脫、誌向不移的自我控製。修禪之道,如果不以無欲無求的定力去參悟,那麼,就根本不可能達到空明通透的入禪境界。人生之道也是如此。隻有以淡泊怡性的操守去律己,才能抵禦世間的各種誘惑,才能消除名利的困擾,才能做到潔身自好,真實無妄,永遠快樂、幸福。這些即是“守定”的真正意味與人生價值。

禪事禪智

南塔光湧禪師第一次拜見仰山慧寂禪師時,仰山問他:“你來做什麼?”

光湧回答:“來拜見禪師。”

仰山又問:“見到了禪師嗎?”

光湧答:“見到了!”

仰山再問:“禪師的樣子像不像驢馬?”

光湧說:“我看禪師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鬆,再追問:“既不像佛,那麼又像什麼?”

光湧則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與驢馬有何分別?”

仰山大為驚歎,說道:“我用這句話來考驗人已經有20年了,沒有一個人能夠大徹大悟的。而今天你的回答真是凡聖兩忘,情盡體露,20年之中再也沒有人能比你更優秀了。”禪之心語:

心定則性定,心不定則目受其誘、性受其亂。佛禪追求的是“物我兩忘”,認為人人具有佛性,但卻成不了佛的主要原因就是執著於“我”,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觀念太重。

心中無“我”,就沒有偏見,就沒有物欲,就沒有心機,就能淡泊名利。這時所看、所聽、所聞、所品味的樣樣都是真實無妄,那就是真心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