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逍遙侯府內三樓書房的議事廳裏,十八歲的逍遙侯李之林坐在茶幾邊上,正與侯府總管張泛月喝茶閑聊,談論不久前趙夏發生的戰事對趙國產生的影響。
此時見親衛隊長李吉領著專門負責密室、情報等機密事務的管家馬南春進來,一楞道:“什麼事?”一邊接過馬南春呈上來的紙條。
馬南春因負責特殊之職,行動自由機密,若無大事,一般是見不到他的。
張泛月見馬南春臉色沉重,亦感不妙,沉聲問道:“發生何事?”
馬南春抹了一把汗道:“有人想密謀刺史門。雲總管來信說他們正在天居齋踩盤子。”
李之林已把紙條看完,隨手交給張泛月,冷哼道:“好大的狗膽,就不知道是否有這個實力。”
張泛月一呆,表情古怪的笑道:“竟有這種事。”
細細翻看手中的紙條,大感好笑,要想鏟除刺史門,該是來查探逍遙侯府的虛實才對,這飯桶居然跑到天居齋去轉悠。
其實逍遙侯府才是刺史門的主腦所在,而逍遙侯正是刺史門的門主。可惜這個秘密除了他們刺史門為數不多的人外,別人並不知道。
刺史門的首任門主,李之林的先祖李天居自創立刺史門後,因有感於其中巨大的風險,於晚年派出長孫李嘯天秘密前往趙國投軍,以期建功立業後獲得權勢爵位,從而給刺史門提供隱藏掩護的條件。
李嘯天亦不負眾望,在刺史門的各種幫助下,累立大功,被趙王封為逍遙侯,子孫後代世襲之。至此李天居的隱藏策略大功告成,與此同時刺史門打出天居齋的幌子,一真一虛,雙管齊下。
當然,天居齋的名字是後來改的,以此紀念他們的先祖李天居。
有了這些掩護措施後,刺史門從此光明正大的以訓練侯府侍衛為名廣挑殺手,後備力量源源不斷。而在這種身份的掩護下,刺史門亦屢遭打擊而安然無恙,無損大體。
因為這個功勞和作用,權力至高無上的門主一職由爵位的繼承者擔當亦成為刺史門的慣例,以防權力相爭或指令不通的事情發生。
由於受趙國封冊的是李天嘯,這個爵位當然隻有他的子孫才有資格繼承,為了防止門主是個蠢材飯桶,家族又選出五位長老,其作用一來是阻止門主做出愚蠢的決定,二是決定有資格繼承爵位的人選中由誰來繼承,以保證門主的優質。
而張泛月,負責刺史門的聯絡及保密等對外之事的雲中非,和專責行動的另一個總管李山海則組成了刺史門的三大總管護法。其中以張泛月居首,專責刺史門的人事和訓練事由,同時兼任侯府總管,在刺史門的地位僅次於門主和五大長老。
門主,李氏家族的五位執事長老,加上三大總管護法,組成刺史門的最高層,決策著刺史門的一切事務。
這些就是刺史門從不外傳的秘密。
刺史門的人大都由李家忠心耿耿的族人組成,不過是冠上其他名姓而已,再加上嚴密的保密措施,守得滴水不漏,連刺史門底層之人都不知道,更別說外人了。
馬南春續道:“雲總管已經派出幌子,希望能將他們引上鉤。並派出人手打探,不久大概就會有消息。”
李之林點點頭道:“知道了,你下去吧,有消息時馬上報上來。”
馬南春知他們要商量對策,見他們神色平靜,不以為意的樣子,忍不住道:“來者不善,侯府是否要做好準備?”
不知為什麼,或者是出於職業的敏感,他總有種不妥的感覺,所以出言提醒。
馬南春之意顯然是侯府上下做好應急措施,萬一之時便撤退躲避,李之林訝道:“看你緊張的樣子,難道你認為他們知道侯府才是刺史門?若是如此,他們該是在侯府周圍探聽虛實才對。”
也難怪李之林不以為然,這樣的事情雖然不多,但以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至少他爺爺那時便出現過一次。隻要有心不軌的人不知道逍遙侯府才是刺史門,便出不了什麼事,反是在刺史門的報複下將之連根拔起,那些知道天居齋的人就此在世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