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為什麼被稱為“天命汗”
明萬曆四十四年,即1616年正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古代蒙古、契丹、女真族的最高統治者成為“可汗”、“大汗”或“汗”。努爾哈赤定國號為大金,建年號為“天命”,史稱後金。所以後人稱努爾哈赤為“天命汗”。
努爾哈赤為什麼要強製“剃發”
漢族和女真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數民族,其在風俗習慣、語言文字、思想文化和服裝發式等與漢族有著很大的區別。
努爾哈赤攻占漢人聚居的地方,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下令“剃發”。
努爾哈赤為什麼要強製漢人“剃發”?
在努爾哈赤看來,“剃發”,是漢人降順的重要標誌。
當然,努爾哈赤強令“剃發”,也引起了漢族人民的強烈不滿,對當時的漢人來說,嚴重侮辱了他們的民族尊嚴。
所以,努爾哈赤強製漢人“剃發”,頗花費了一番力氣。
當時,鎮江漢人不“剃發”、拒降順,努爾哈赤派武爾古岱額附、李永芳福將率兵前往鎮壓。首先宣布“汗諭”,即天命汗的“剃發”諭旨,接著威脅利誘拒絕“剃發”投降的漢人,最後驅騎揮刀,殘殺拒不“剃發”歸降的男人,並俘獲其妻女一千餘人,並將這些俘獲的女性,分賞給官兵為奴。
努爾哈赤強迫漢人“剃發”,引起了當時的漢人非常激烈的反抗。
對於性情剛烈的遼東人民,努爾哈赤非常不放心,他下令女真人與漢人在村屯裏一塊兒居住,糧食一塊兒吃,牲口草料一塊兒喂,以便加強對漢民的監視和控製。
於是,很多漢人的田宅被強占,糧食被掠奪,人身受淩辱,妻女遭奸汙,加大了民族間的隔閡。
努爾哈赤為了防範漢人,嚴令禁止製造、買賣、攜帶和收藏弓箭、撒袋、腰刀等武器。
努爾哈赤對死心踏地降順的明將李永芳也不怎麼信任,懷疑其私通漢人。
強製“剃發”,體現了後金對漢族的民族壓迫,很多漢人寧願自縊而亡,也不願“剃發”降順。
史書曾有載:“城中多節義之人,兵才及城,人爭縊死,屋無虛梁,木無空枝,至有一家全節,五、六歲兒亦有縊死者。”
什麼是“牛錄”
牛錄,是八旗製度中最基層的軍政組織。
努爾哈赤政權的建立、發展都與牛錄有著深層次的聯係。
八旗牛錄製度,並不是在某一具體的時間點形成的,而是經過了“狩獵之牛錄”、“部落之牛錄”、“八旗之牛錄”三個發展階段,才最終確立起來的。
牛錄起源於女真人的狩獵行為,當時,狩獵的隊伍中,每十個人中,確立一個總領,這個總領就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本意是巨大的箭;額真,本意是首領。
在隨後的歲月裏,這個相當於狩獵小組組長的牛錄額真,就演變為一級官名,牛錄也就成為一種基層組織。
再後來,屯墾田地、征丁披甲、納賦服役,都使用牛錄為計算單位。
最後,努爾哈赤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組、發展、擴大和定型,創製了八旗製度。
“固山”和“旗”
固山出自滿語,主要包括兩個意思,一是指清代八旗組織的最大編製單位,漢語譯為“旗”;一是一種稱謂,加在爵號上,如“固山貝子”,或加於官名上,如“固山章京”了,如貝勒之女,可稱“固山格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