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繼位之謎
後金天命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汗位。關於皇太極是怎麼登上汗位的,曆來說法不一。
根據朝鮮史籍《魯庵文集》的記載:“老汗(努爾哈赤)臨死曰:洪佗始(皇太極)能成吾誌。終無所命而死。”所以說皇太極得汗位,是符合努爾哈赤臨終遺言的。
長時間以來,有不少的明清史專家都認為,皇太極的汗位是從多爾袞的手中奪來的。蔣良騏纂修的《東華錄》順治八年二月己亥詔內記載,多爾袞說“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位原係奪立”。據說,努爾哈赤在生前便已經立多爾袞為繼承人,而皇太極用盡手段從他的幼弟手裏奪得了汗位,為了除掉篡位的障礙,還逼使多爾袞的生母大妃納喇氏以死相殉。這一說法受到一不分人的懷疑。多爾袞當時隻有十五歲,既沒有什麼功業,也沒有什麼威望,所以不可能把汗位傳給多爾袞。皇太極即位之後,非常重視多爾袞,並大力栽培,多爾袞也非常感激皇太極的恩育,全力輔佐皇太極,是皇太極最為得力的助手。總而言之,皇太極和多爾袞兄弟感情不錯,實在想象不到皇太極會對多爾袞幹下殺害生母、篡奪汗位的勾當。
也有人認為,皇太極是通過了非常激烈的爭鬥才奪得汗位的。努爾哈赤死了之後,皇太極與諸貝勒爭奪汗位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皇太極擊敗了對手自立為汗王。在這期間,最為激烈的是皇太極與代善之間的爭鬥,代善不僅有勳績、有聲望,而且勢力也非常的強大,一直都是汗位的有力競爭者,皇太極利用一切機會打擊代善,如利用代善與大妃納喇氏之間的曖昧關係,推波助瀾,使得努爾哈赤罷黜大妃,也損害了代善的威望。努爾哈赤死了之後,又逼著大妃殉葬,削弱代善的勢力,最終壓服了代善,把汗位奪到了自己的手裏。
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皇太極的汗位並不是奪過來的,而是由諸貝勒們推舉產生的。努爾哈赤生前並沒有立嗣子,而是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製度,為汗者須請貝勒推舉產生。在當時的諸貝勒當中,皇太極的實力是最強的,努爾哈赤去世當天,代善長子勸代善說:“四大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也表示同意。第二天,在諸貝勒大臣聚朝的時候,代善便提議推舉皇太極繼承汗位,請貝勒“皆喜曰善。議遂定,乃合詞請上即位”。而《魯庵文集》所記載的則更加富有戲劇性:代善表示,按努爾哈赤的遺願,應當立皇太極為汗。皇太極則推辭說應當立代善為汗,並且“相讓走避”。
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大臣們一會兒去請代善,一會兒去拉皇太極,“號呼奔走於兩間者再三,凡三日”,最後,代善讓人“群擁”皇太極即位。這裏沒有刀光劍影、沒有不擇手段,而是和平友好、互相謙讓。這與清朝前期血腥的最高權力之爭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雖然難免有所誇張,但依照當時的情形,民主推舉皇太極為汗,還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的。因為,當時人們非常崇尚武功,而皇太極的武功當然要遠在十幾歲的多爾袞之上,與代善相比也不相上下;除了這些之外,在政治識見、軍事才能和個人威望上,皇太極都高出諸貝勒一籌,由於君主專製製度尚沒有得到完善發展,遇到大的事情需要協商辦理,因而推舉才能卓著的皇太極即位,也是可以理解的。
“井”字格局的盛京城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盛京,滿文音譯為穆克屯和屯,簡稱穆克屯。其滿文體為Mukdenhoton,Mukden是興盛的意思,hoton是指城郭,合起來便是盛京。
努爾哈赤進沈陽後,並沒有立馬著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著鎮邊門內(即九門裏)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居住之宮”。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對沈陽的城牆進行了再次修建。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1627-1631)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加厚、加高、加固城牆;把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的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改為井字街。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為離努爾哈赤居住的地方比較近,非常幸運在清時保留了下來,成為第“九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