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媽媽鼓勵與肯定的話,兩個孩子很自覺地去做功課了。
其實冰洋媽媽內心很不平靜,她對自己的孩子是最了解的,不知道為什麼,她總覺得兩個孩子都能考上。特別是女兒,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女兒特別的聰明。小時候因為沒有人帶孩子,就讓稍大一點兒子帶著妹妹。兒子也很懂事,經常把妹妹帶在身邊,他幹什麼,總讓妹妹也學著哥哥的樣子,一起做。慢慢養成了哥哥幹什麼,妹妹就一定也要幹什麼。
讓冰洋媽媽沒有想到,冰沁的啟蒙教育卻是她哥哥教的,當時並沒有什麼想法、冰洋隻是隨意教一些妹妹他剛從學校學到的東西,教給了妹妹。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冰沁的記憶是那麼的好。讓冰洋媽媽吃驚的是,在她無意中發現,小小的冰沁拿著她哥哥課本,在大聲呱嗒呱嗒念。
冰洋媽媽很是高興女兒這麼聰明,她都沒花心思教育女兒,隻是讓兒子帶看著,女兒盡然學到了不少知識。
在冰沁上一年級時,冰沁一定要和哥哥在一起讀書。當時正好傳來孩子爸爸犧牲的消息,冰洋媽媽考慮到將來家裏經濟上少一根支柱,兩個孩子能在一個班一起上學,能省一些費用也是好的。冰洋媽媽就去學校,求學校老師,介於他們家特殊情況,能不能給他們開個先例。
學校知道她家的情況,可是從沒有這先例。校領導經不住冰洋媽媽一次次哀求。校領導經不住冰洋媽媽一次次去學校找他們,就出了個建議。就是要讓冰沁經過幾位老師考核,如果考核過了,那就同意冰沁和她哥哥哥哥一起在一個班裏上學。
經過考核,冰沁通過了幾位老師的考核,學校就同意讓他們兄妹在一起讀書。所以他們兄妹倆在一個班讀書。
冰洋媽媽在內心深處所擔心的是,要是兄妹倆都考上了,那她怎麼辦?這機甲學校,那可是個燒紙錢的學校,進去就要做寄宿製學生,這一筆費用是多出來的。還有每年服裝費,機甲所需各種材料,供一個孩子已經很艱難了,要是兩個孩子,那是肯定不行的。
這個時候,冰洋媽媽有點後悔當時怎麼會想到讓冰沁和她哥哥在一個班讀書的主意,要是不在一個班,那這一次冰沁就可以不去參加考核了,也就不會出現他們倆個可能會同時考上。
冰洋媽媽看了看在做作業的女兒,要是隻能有一個孩子,冰洋媽媽一定選擇讓兒子去。她承認她是有老思想,可是從家裏實際經濟情況來看,也是選擇兒子比選擇女兒合算。兒子已經十一歲了,而女兒隻有八歲。年齡大的兒子能早一點出頭,也可以早一點減輕家裏的負擔。
冰洋媽媽總是認為,現在女兒智商比哥哥好,主要是女孩發育得早,早懂事。男孩比較晚開竅,也晚懂事,男孩懂事了,那他的進步會遠遠地比女孩大,到那時女孩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冰洋媽媽在心裏從各方麵條件權衡了一下,最終做了決定。本來她想找個理由讓女兒不要去參加考試,看到女兒那高興的樣子,冰洋媽媽實在是開不了這個口,再說全體六年級學生都要去參加考試,就讓女兒一個人不去,這會太傷女兒的心,也會讓女兒在同學麵前沒有麵子。
冰洋媽媽再三考慮後,她決定還是讓兩個孩子都去考,如果連給孩子表現機會也剝奪了,這對孩子來說,太殘酷了。冰洋媽媽相信即使女兒考上,她一定能說服女兒放棄,再說這女兒從小就懂事乖巧,她相信自己兒子一定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