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工布人世代居住在叢林裏,生活在峽穀險灘上,習射尚武是工布地區必不可少的民風民俗之一。工布箭舞就起源於1300多年前的工布王阿傑吉布時期。林芝縣米瑞鄉至今還較完善地保存著工布箭舞,那裏的藏族同胞十五六歲就可以表演,全鄉19個村,村村都有自己的工布箭舞隊,每適重大節日和喜慶活動都會舉辦響箭比賽,進行箭舞表演。
同樣為人熟知的工布年,也和工布地區的民風武風分不開。據說多年以前,一支外國軍隊入侵西藏,衛藏地區向工布地區求援,工布地區的愛國軍隊義不容辭踏上了征程。由於當時正值九月,將士們惋惜喝不上藏曆新年的青稞酒,吃不上過年的點心,烤不到過年的青鬆火。為讓將士們了無遺憾地奮勇殺敵,人們將新年提前到了藏曆十月一日來過。後來每到十月一日,工布民眾都會獻上三牲,紀念那些衛國護家的將士。久而久之,藏曆十月一日的工布新年就形成了。
我的林芝印象
我關於林芝的一部分印象,是源自一位家住林芝,定居在成都多年的朋友。在他的記憶裏,那裏就是一個光著腳丫滿林子采鬆茸、蘑菇的魔幻森林。他不止一次向我發出邀請:“我們約個時間一起回林芝吧,我讓我媽多準備點鬆茸和手掌參,放石鍋裏燉雞可香了!”
我知道,其實他三番五次的盛情相邀,醉翁之意不在酒。傳說中的石鍋雞,我已經和一個男人分享過了,但不是對林芝心心念念的他。傳說中的林芝也蜿蜒曲折地出現在我麵前,陪我一起來的,也不是對林芝念念不忘的他。
關於林芝的另一部分印象,則源自一位到八一鎮經營客棧的“藏漂”大姐,不過她已經在年前改道“北漂”。在她的表述裏,林芝是進藏遊客的夢裏水鄉,八一鎮常年遊客如織,客棧的生意好到沒法收拾。
我們的車駛上八一鎮街頭的時候,藏地江南一年四季變幻不定的雨霧正是凶猛。老玖說,林芝從來不缺少煙雨迷蒙的景象,缺少的是真正江南的詩情。他這話讓我甚感詫異,莫非他的彪悍外表下,也有著別樣柔情?
八一鎮是林芝地區行署所在地,與林芝縣相去20公裏。像它的名字所顯示的那樣,八一鎮屬現代城市建設的結果,根本無法彰顯林芝地區魅力的九牛一毛,也無法承載工布地區的民俗風情。對大多數進藏遊客而言,這裏無非是一個比較舒適的現代化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