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為時空立法——導航衛星(2)(2 / 3)

“格洛納斯”全球定位係統有3個係列:“格洛納斯”、“格洛納斯-M”和“格洛納斯-K”。從1982年到1991年4月,蘇聯成功發射了43顆導航衛星,以及5顆試驗衛星。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總統鮑裏斯·葉利欽下令繼續發展新一代全球導航衛星係統。1993年9月24日,新一代全球導航衛星係統開始運作,1995年12月完成。由於俄羅斯無法維持係統,2002年4月,隻有8顆衛星在運行,幾乎成為一個無用的全球導航係統。

“格洛納斯”導航衛星采用增壓密封圓柱體,重約1400千克,高3米,功率為1600瓦,壽命1~3年。衛星下麵裝有各種測控天線、姿態敏感器等。衛星主體外裝有遊動發動機、姿態控製係統、熱控製散熱窗。衛星均采用三軸穩定方式,采用精密銫鍾作為頻率基準。一對太陽能帆板展開時寬度為7米以上。到2005年12月25日,第一代“格洛納斯”衛星共發射了87顆,其中2次6顆失敗。

“格洛納斯-K”是俄羅斯第三代導航衛星,采用三軸穩定係統,運行在距地球19100千米、傾角64.8°的圓軌道上。“格洛納斯-K”由21顆衛星組成星座,3顆備份。衛星的壽命增加到10~12年,重量減輕到隻有750千克,並提供額外的L頻段導航信號。

“格洛納斯”導航係統不但為海軍艦艇提供方向坐標,為核導彈指引目標、運動速度信息,還為俄羅斯的戰鬥機、轟炸機、直升機、坦克、步兵戰車、導彈發射架、火箭炮、火炮、突擊隊、空降兵提供準確的地理和空間信息。俄羅斯的重武器將全部裝備新一代導航係統。

“伽利略”衛星導航係統

天文學家伽利略做夢也想不到,歐洲的衛星導航係統用他的名字命名。當名人真好,當一位有名的科學家更好。“伽利略”衛星導航係統由歐洲空間局建設,是“以和平為目的”的民用衛星定位係統。中國、印度等國與“伽利略”沒有血緣關係,但都參與了“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

“伽利略”衛星導航係統的優勢是衛星數量多達30顆,備份3顆,均勻分布在3個軌道中。它最高精度是1米,抗幹擾能力是最強的,優於美國第二代“全球定位係統”。衛星專家說:如果“GPS”能找到街道,“伽利略”可找到車庫門。“伽利略”導航衛星重640千克,運行在距地球23616千米、傾角56°的軌道上。

“伽利略”衛星導航係統每8秒鍾就刷新一次定位信息。每當足球大賽的時候,總少不了糾紛,於是歐洲的裁判提議:讓導航衛星當裁判。足球比賽時,在足球上和足球隊員前鋒的腿上裝上微型衛星定位儀,精確地獲取位置信號,判斷是否越位或出界。導航衛星當裁判很公平,不會徇私、錯判和漏判。

衛星導航與外科手術有什麼關係呢?以前沒有關係,現在太有關係了。科學家設想:一個病人腦血栓或血管堵塞,這種病很危險,非死即殘。醫生告訴家屬說:“一般的方法隻能打開病人的頭顱或血管,取出血栓。這樣的手術對病人都是一種無奈和損害。”

“那有什麼好方法呢?”

歐洲的醫生會告訴說:“我們正在用一種新方法。納米機器人將病人帶到另一個奇妙的微觀世界。刀口微小,隻有針眼那麼大,手術無痛苦、時間短。”

“納米機器人能行嗎?”每當家屬發出疑問時,醫生就會放一段錄像,詳細講解先進的醫學和高超的新科技。將一顆極小的納米機器人放入血管,在衛星導航係統的指引下,精確地到達患處攻克、粉碎血栓。病人從手術室裏出來,就好像做了一個夢。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是中國的“北鬥星”。“北鬥”導航係統的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