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觀園

秘書狗告訴你

植物世界是奇妙的、豐富多彩的,有五彩繽紛的花朵、綠瑩瑩的小草、參天的大樹、豐碩的果實,還有蔬菜和各種農作物等等。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我們把它寫下來的,是值得我們去讚揚、去歌頌的。可是怎麼樣才能把它們寫好呢?首先你必須進行細致的觀察,熟悉它們生長變化的規律,對它們的顏色、形狀、氣味、用途等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你才能夠把它們寫具體,才能寫出它們的特點來。為了讓你更好地了解這類作文的寫法,我們安排了很多的優秀範文,相信通過閱讀這些文章,你會大有收獲的。趕快和我進入我們的“植物大觀園”開開眼界吧!

花草

水仙花開了

遼寧 韓曉征

盼呀,盼呀,我家的水仙花終於開了。

春節前,爸爸買了一棵水仙花,放在盛滿水的無眼花盆裏。水仙花長得很快,剛栽下時,葉芽很小,不久,它就躥得高高的了。

一天,水仙抽出了一根花莖,花莖上生出三個形狀像扁豆角一樣的花骨朵兒,花骨朵兒的外麵包著一層透明的皮兒。又過了幾天,花兒頂破了外麵的皮,外層的花瓣向外伸展,而裏麵的幾層花瓣還緊緊地合攏在一起。慢慢地,整朵花全開了。你看,白白的花瓣兒,一層一層,中間是黃色的花蕊。我聞了一下,清香清香的,花香裏還帶著那麼一點甜味。水仙的葉子修長,碧綠碧綠的,細看外麵還有一層“白霜”。碧綠的葉子襯托著白色的花朵,多秀麗淡雅的水仙花呀!

聽別人說,水仙三年才能開花。在這三年裏,它把在水裏吸收的養分積蓄起來,度過一千多個晝夜,在嚴寒的冬天,帶給人們陣陣清香。

啊,每當人們誇讚著水仙那芬芳美麗的花朵時,怎麼會想到它是積蓄了三年的養分才開出來的呀!同樣,當人們誇獎一個人取得的成就時,他們是不是會想到取得成就的過程中的困苦與艱辛呢?

我望著亭亭玉立的水仙花,想了很多、很多……

神奇的小草

上海 林紅

我從小就喜歡擺弄小花、小草一類的植物。

我的老家在江西廬山和鄱陽湖附近,那裏依山傍水,加上好些茂盛的小樹林子,風景頗為優美。在這些無名的小樹林子裏,我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無名小草。

那時,我才5歲。有一天,我和小夥伴們在樹林裏“衝啊、殺啊”,無憂無慮地盡情玩耍。等我們玩累了,就毫無拘束地躺在樹蔭下那厚厚的、軟綿綿的枯草叢裏休息。突然,我聞到一股非常清淡的花的芳香。我疑惑了,現在剛值冬末,怎麼就有花開了?

我尋找起來,終於在離我不遠的大樹下,找到了那一株開著金黃色小花的野草。我驚奇地發現了它充滿生機的綠。這就是這株小草留給我的第一個好印象。

後來我上學了,不大去那樹林子玩了,可我忘不了那株小草。我翻尋字典,字典裏沒有它的名字。我問媽媽,媽媽告訴我,這是一種土名叫“打不死”的小草,因為你隻要折一小段莖葉,扔在土壤裏,過三五天,它就“活”了,它會頑強地生根,並向四周不斷伸展,使小小的一株伸展出幾株、幾十株,甚至一個草坪。我聽呆了。

一個秋天,我又到了小樹林。我發現,別的樹木的葉子都脫落了,隻有這小草還是那樣綠,顯得那樣鮮嫩、翠色欲滴,隻是比原來高多了。

現在,我到上海來念書,正當我為失去了那種小草而懊悔之際,我更加驚訝地發現,在我的小花壇裏,有兩株這樣的無名小草。我興奮極了,精心地待弄它們,現在已經長到了兩臉盆之多。

啊,這無名的小草多麼像寶石花,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它有不向大自然低頭的信心!雖然,它比不上名花那樣豔麗多姿,我卻喜歡它,更願做那樣一株“無名的小草”。

曇花

河南 嚴嫣

國慶前夕,我同媽媽去三門峽姥姥家。年近七十的姥姥、姥爺在五平方米左右的陽台上養了許多花,有月季、君子蘭、夜來香、令箭荷花……但擺在最中央的一大盆花,我卻不認識。

這盆花的莖有大拇指那麼粗,直直的,足有兩尺高。花莖上伸出了一片片碧綠的葉子,葉子的形狀猶如帶魚一般。我好奇地看起來,從這些邊緣不整齊的葉子上竟然又直接長出了新葉子,交錯地向四麵延伸,足足占了兩尺見方的空間,真有些威風凜凜的樣子。這盆不知名的花為什麼占了這麼大的位置呢?我不禁納悶。突然,我發現一片碧綠的葉子中間伸出一個紫紅色的宛如棉桃一般的花骨朵,那飽脹的樣子好像馬上就要破裂似的。我驀然明白了,一定是這個花骨朵,使得這些並不出眾的葉子也隨之身價百倍,所以,這盆花得到姥姥、姥爺的“寵愛”。

姥姥告訴我,這就是鼎鼎有名的曇花。我腦子裏立刻閃出“曇花一現”這個成語來,我能親眼目睹它“一現”的風采嗎?我真有點擔心。

國慶節那天晚上,我們全家正在吃晚飯。姥姥笑眯眯地說:“興許今晚曇花能開。”舅舅連忙放下碗筷,把曇花搬到客廳。我一瞧,啊,曇花已經微微地咧開了“嘴”,紫色的花苞露出了白色的花瓣!

晚上9點整,曇花終於怒放了,紫色的花苞舒展開身子,十幾片乳白色的花瓣如同鴿子的羽毛,白得是那麼純潔、那麼可愛。那嬌嫩的花蕊,像露珠似的,真使我們大家都陶醉了。

多麼美的曇花啊!雖然隻是“曇花一現”,但它卻把美留在了人間,也永遠留在了我的心裏!

含羞草

安徽 程敬原

今年夏天,媽媽從合肥買回一株含羞草,隻有六七厘米長,幾片殘缺不全的葉子,被泥巴糊得硬邦邦的。我真不理解媽媽為什麼會買這樣的東西,心裏嘀咕起來。媽媽對我說:“這是花農賣剩下的最後一棵。你把它栽上吧,它會活的。”我雖然不很高興,但還是懷著一線希望,把它栽在花盆裏。

幾天後的一個早上,我突然想起該給栽下的那棵含羞草澆水施肥了,便走向擺放那個花盆的地方。“啊,它活了!”一看到盆中的含羞草,我驚喜得差點要蹦起來。那棵難看的含羞草現在伸直了纖細的腰,長出了三片嫩綠的葉芽,那嬌嫩的綠葉在晨風中搖曳,仿佛是小姑娘伸出的手在向我召喚。我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撫摸它,它竟突然害羞般地收攏起葉子。等了一會兒,它又悄悄地把葉片伸展開了。真有趣!從那天起,我每天早上都要去看看它或給它澆水。我發現含羞草幾乎一天長出一片綠葉,花莖也越長越粗、越長越高。每隔一兩厘米就長出一組葉子,每組葉之間一般都長著兩三個小花蕾。花蕾長出一兩個星期,居然開出了紫紅色的小花。橢圓形的花兒,沒有花瓣,全是細細的花蕊,像個好玩的小絨球。麵對著含羞草,回想著媽媽讓我把它栽在花盆中的情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這時,媽媽走了過來,一邊指著含羞草,一邊對我說:“你看,含羞草雖小,生命力卻很強,無論在什麼環境下,它都能自強不息。人們寵愛它的時候,它總是低下頭去,從不驕傲和滿足。”

我終於明白媽媽為什麼要買這棵含羞草並讓我照料它了。我一定要記住媽媽的話,做一個像含羞草那樣自強不息、謙遜樸實的人。

樹木

鬆樹讚

北京 宋煒

人人都說花美麗,但我卻愛鬆樹。

秋天,花凋謝了,草枯萎了,許多樹的葉子都落盡了,鬆樹卻在秋風秋雨中舒展著它的枝葉。一束束針一樣的葉子在秋風中擺動著,好像在說:“我們不怕風。”

寒冷的冬天,鵝毛大雪在空中飛舞,凜冽的寒風吹著口哨,猛烈地搖撼著鬆樹。但是,鬆樹以它頑強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風和雪,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春天來了,蒙蒙春雨像乳汁一樣哺育著萬物,鬆樹也在春雨的哺育下開花了。一朵朵黃色的小花綻放枝頭,迎著溫暖的春風,笑著、笑著……

我愛鬆樹,更愛它那種無私的獻身精神。鬆樹的樹幹是良好的木材,又可以造紙;鬆樹的葉子可以提煉揮發油;鬆樹的脂液可以做鬆香、鬆節油;它的枝和根還是很好的燃料。夏天,它撐開一把綠色的大傘,讓人們乘涼。它的枝和根又可以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鬆樹雖然沒有鮮花那樣美麗、芳香,但是為了人類,它即使粉身碎骨也毫無怨言。

我呆呆地望著遠處的一排鬆樹,默默地想:我也要做一個像鬆樹一樣堅忍不拔、英勇不屈的人,做一個終生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的人。

杏花樹

山東 叢平平

我的家在九龍夼,這個小山莊坐落在沁水河岸邊,三麵環山。百十戶人家,家家都有杏樹,多的幾十棵,少的也有兩三棵。這些杏樹,大的一摟多粗,小的也有碗口粗。每到陽春三月,杏樹枝頭的蓓蕾就驚醒了。那些嫣然微笑的花朵,一簇簇、一串串的,也有單個的,真是千姿百態。整個山村被如玉的杏花罩住了。遠遠望去,好似銀色的世界、花的海洋。

杏花外層有五片紅綠色的萼片,萼片裏麵有五片白色的花瓣,花瓣裏麵有一叢銀絲狀的雄蕊,花中心有一個瓶子形狀的雌蕊,雄蕊上的許多黃色花粉引蜂招蝶,散發著濃鬱的香味。

在晴朗的月夜裏,皎潔的月光灑滿了杏樹,雪白的杏花映亮了附近的山水,如同白晝一般,使人有走進了仙境的感覺,令人陶醉、令人留戀。

這些杏花爭豔了多天,授完粉以後就凋落了。那花瓣、萼片慢慢地脫落,碧綠的小杏生滿了枝頭,嫩綠嫩綠的杏葉也爬上了樹梢。麥收前後,杏子慢慢地成熟。這時,杏子有的綠裏發青,有的青裏帶白,有的白裏泛黃,有的黃裏滲紅,還有的一半黃一半紅,真是顏色奇異。它們像擠在一起的胖娃娃,整天扒著綠葉笑眯眯地往外瞧。

六月初,杏子熟透了,那些掛在樹上的單個的杏像小燈籠,那一簇簇、一串串的像隻火把。金黃的杏子、深綠的杏子、橙紅的杏子,美極了!杏娃娃把每根枝條壓得彎彎的、低低的,它們在綠葉底下偷著笑,有的笑裂了嘴,有的幹脆笑破了肚子,露出了鮮紅的果肉。這時你摘下一個嚐嚐,軟綿綿、甜津津的。尤其是悶熱的中午,在杏樹底下乘涼,吃個紅杏,你會感到輕鬆涼快。

我在這樣的山村居住、生活,是多麼自豪、幸福啊!

故鄉的油桐樹

我的家鄉是有名的“桐油之鄉”,在我度過童年的鄉村,到處可見成片成林的油桐樹。油桐樹的樹幹並不高,一般隻有兩三米。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到外麵去玩,忽然下起雨來,我急中生智,在路旁稍矮些的油桐樹上摘下幾片大葉子,把它們柄挨柄穿插在一起,做成了一頂遮雨的帽子。

春天,油桐樹開花了,花兒是白的,上麵摻雜著少數紅色的斑點。葉兒在慢慢長大,過了一個多月,就能長到盤子般大小。家鄉人民愛吃的桐葉粑,就是把玉米磨爛,裹在桐葉裏蒸,桐葉粑還有桐葉葉脈的印跡。桐葉粑散發的淡淡清香,讓人嘴饞。

夏天,油桐開花結果了,我們稱它為桐子。起初,它隻有指頭大小。過了些日子,就有乒乓球一般大小了,淡綠的顏色。到了八九月份,就已經長成小孩拳頭般大了。這時,它要成熟了。

秋天,人們用竹竿把桐子打下來堆放在一起。待到桐子的外殼變黃、變軟,有的甚至幹枯了,這時就很容易把裏麵的籽仁剝出來,一個桐子有三至五個籽仁。籽仁曬幹後,就可以榨桐油了。桐油是很好的幹性油,具有幹燥快、光澤好、抗冷、抗熱、耐堿、防腐等許多獨特的優點,可以應用到農業、工業和國防及人們的生活當中。家鄉的桐油運送到祖國各地,還出口到世界的許多國家。

油桐樹全身是寶:枯黃了的桐葉和枝幹可以當柴燒,桐子的外殼可以熬堿,用途可大啦!

油桐樹雖然不像白楊樹那樣高大挺拔,也不像鬆柏那樣四季長青,然而它卻把自己默默地獻給了人類。

我愛家鄉的茶樹

福建 愛娜

我的家鄉在福建鬆溪,是閩北山區的一處小縣城。茶葉是我家鄉的特產。

在我家後院的山上,便是一片綠色的茶園。

春天,雪融化了,萬物慢慢地舒展出自己嫩綠的芽兒。茶樹特別懂得春意,早早地發芽生長,暖和不幾天,就長得綠油油的,十分整齊,遠遠望去,就像綠色的海洋。茶芽生長得特別快,差不多兩個星期就可以摘了。

春茶的嫩芽雖然被人采得光禿禿的,但它沒有一絲的哀愁和悲傷,因為它深深地懂得自己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夏天,茶樹又開始了第二次生命。在充足的陽光下,茶的芽葉生長得很稠密。這時,阿姨們用勤勞的雙手摘下茶葉兒,然後再加工精製成茉莉茶。用這種茶葉泡茶喝,可以提神。秋天,茶樹上綴滿茶花。茶花的花瓣像雪似的,花蕊是黃色的,十分美麗,這花把香氣送給了千萬家。過些時候,茶樹上就不知不覺地掛滿了茶籽,這些茶籽可以榨成茶油,也可以用來培育茶苗。

茶樹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它不像梧桐,一到秋天和冬天就會落葉,它經得起嚴寒冰雪的考驗……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茶樹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它教會了我怎樣做人。

蔬菜

我愛巴河藕

河北 張帆

“樊口的鯿魚鄂城的酒,黃州的豆腐巴河的藕。”這句順口溜說的就是鄂東的四大名產。我的家鄉在巴河,我愛家鄉的巴河藕。

巴河藕剛從荷塘裏挖起來還沒洗淨的時候,看不出與普通藕有什麼兩樣,可是當你把它洗淨了再看,就會發現它的皮色潔白如玉,外觀光潔、勻稱,像胖娃娃的胳膊腿一樣,真令人喜愛。特別值得說一說的是,巴河藕有九個眼兒,比普通藕的眼兒多,因此,家鄉的老人都自豪地說:“吃過巴河藕的人,要多一個心眼兒。”多一個心眼兒不就是聰明一點兒嗎?難怪巴河藕那麼俏呀!

巴河藕的味道也確實令人神往,無論是生吃還是熟吃,都很可口:生藕吃起來脆甜脆甜,又能解渴生津,簡直就是一種水果;熟吃起來粉膩粉膩的,可以養血補身,被人們譽為“冬令補品”。用巴河藕燉肉湯,味道格外鮮甜,是家鄉待客的佳肴。每年寒假,我回到家鄉,外公總要用巴河藕燉肉湯給我喝,說是為我補腦。現在想起來,我還止不住那股饞勁兒呢!

巴河藕也是家鄉人民致富的財源之一。聽外公講,以往由於過分地強調以糧為綱,填塘種糧,不準種藕,使得家鄉這一名產差一點絕種,也差點斷了家鄉人的一大財路。改革開放以後,黨和政府鼓勵群眾發展多種經濟,巴河藕又漸漸多了起來,並成為集貿市場上的俏貨。家鄉的父老鄉親靠巴河藕走上了致富大道:家家蓋起了新房,彩電、冰箱、摩托車等也相繼飛入尋常藕農家。

我愛巴河藕。我慶幸自己是巴河人的後代。

絲瓜

江西 張康

我家後院有一塊荒地。去年春天,爸爸翻了土後,栽了幾株絲瓜。瓜秧很小,葉片是腎髒形的,中間還有一片新葉。於是,我天天盼望著絲瓜秧早日長大,早早結出大大的絲瓜來。

幾個星期過去了,瓜秧長出了幾道彎彎曲曲的須。墨綠色的葉子隨風擺動,形狀和蓖麻葉差不多,有些毛茸茸的,看著挺舒服。隨著葉子的長大、增多,絲瓜秧拖蔓了,那細細的蔓絲蜷曲著抓住周圍能抓住的一切。爸爸拿來了幾根竹竿,給它搭了個架子,讓瓜蔓沿著竹竿往上攀。

慢慢地,在陽光雨露的哺育下,絲瓜秧開出了黃色的五角形花朵,花中間夾著細細的、灰色的花蕊。一片片花瓣水靈靈的,在綠葉的襯托下,十分好看。

黃色的花朵一批一批地開,又一朵一朵地凋謝。枯萎的花下留著一個小瓜球,這便是絲瓜。天慢慢熱起來,這時正是絲瓜長勢最旺的時候,瓜蔓還在不停地往前抓著,瓜藤還在一個勁地往前爬。在瓜棚的支撐下,在瓜藤的牽引下,那綠的葉、黃的花,在微風中輕快地擺動著,那數不盡的絲瓜也隨著藤、葉、花不住地搖晃著,仿佛在告訴主人自己正在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