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爸爸隻是每天澆點水,別的也沒怎麼多管,可絲瓜秧每天都長出一大節,沒多久就爬上了圍牆,還開出了黃黃的花朵。這花有的一朵開在小絲瓜頂上,有的一束開在一起。開成一束的是雄性花,不結絲瓜。

夏天來了,藤上結滿了絲瓜,嫩綠嫩綠的,好喜人。有的有一兩尺長。每天中午爸爸都摘上幾條,炒菜或打絲瓜湯。絲瓜湯味道特別鮮美,我一頓能喝兩大碗,有時光喝湯,飯也不想吃。有一次我一邊喝著絲瓜湯,一邊誇著:“真好喝。”爸爸說:“絲瓜不光做湯好喝,還可以當藥用呢!絲瓜瓤清熱解毒,老絲瓜還可以鎮咳祛痰……”媽媽也接上來說:“用絲瓜絡子洗碗才好呢,可以除油膩,比什麼都好使。”我真沒想到絲瓜會有這麼多用途。

還有一次,我喝了一碗絲瓜湯,讓媽媽再幫我盛一碗。爸爸有些生氣地說:“康康,你也不小了,真不像話。你看絲瓜,需要的極少,給人們的卻很多。做人要像絲瓜那樣,不能光讓別人為你服務,要多為別人做事。”我聽後,覺得爸爸說得對,立即站起來端起碗自己去盛。爸爸當即高興地說:“這樣才是好孩子。做人就應像絲瓜那樣。”雖然事情已過去了很長時間,爸爸的話卻一直銘刻在我的心上,使我難以忘懷。

今年春天,我與爸爸又種了更多的絲瓜。

苦瓜

湖南 朱建蘭

像香蕉,像月牙,可淡綠色的表皮上卻隆起許多卵形的小疙瘩;沒有香蕉的甜味,不及月牙的美麗,連名字聽起來都叫人感到苦澀——苦瓜——人們就這樣稱呼它。

當我第一次吃苦瓜時,我就想:竟有這樣一位祖先不嫌它苦,把它從野生植物中挑選出來,加以培植,而竟又有人不辭辛勞,將它傳種至今。

但是,盡管我和哥哥都討厭苦瓜,媽媽仍然開了一塊地種上了苦瓜。我們想毀了它,又怕媽媽生氣,隻好作罷。可我們怎麼也體會不到辛苦一年去收獲“苦果”的樂趣。我們的怨恨都無濟於事,苦瓜籽仍舊發芽了。芽兒嫩得仿佛是輕紗包著一團綠水,可誰會想到那晶瑩的水汁竟是苦的呢?我不禁惋惜起來。

轉眼間,那嫩綠的小芽已經抽出了許多絲藤,順著一切可攀緣的東西向上爬,仿佛可以爬到天上似的。那藤似乎長著眼睛,總是向高高的竹竿攀緣。要不,苦瓜藤也許有什麼“探測器”吧,不然,怎麼走錯了一尺多遠的藤,怎麼又會打個彎往回長呢?

葉子呢,像大半個齒輪,一溜兒掛在藤上,像一串串花兒在空中飛揚。葉子小得很,竟和“苦瓜”這個名字一樣不起眼。藤條更不用說了,它經得住暴風雨的襲擊,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它比鐵絲更柔韌、更堅強,因為它蘊蓄著無限的生命力!

終於到吃苦瓜的時候了。那次吃晚飯時,爸爸笑眯眯地從碗裏夾了幾塊苦瓜給我,要我認真品嚐品嚐,我不好讓爸爸失望,裝著很樂意的樣子,把一片苦瓜放進嘴裏。

“怎麼樣,味道不錯吧?”爸爸問我。

“苦!”我不會撒謊。

“你再好好嚐嚐。”爸爸認真地說。

“這有什麼好嚐的……咦?”

“不但香,而且甜津津的,是不是?”

“唔。”我真覺得有那麼一絲甜味兒。

“這就叫苦盡甘來。”爸爸風趣地說。

“苦盡甘來!”我反複咀嚼著這句話,好像悟出了某種道理:人們不是常說苦中有樂、苦盡甘來嗎?這也許是苦瓜存在的價值和人們樂於吃苦瓜的原因吧!學習不也是一樣嗎?居裏夫人、牛頓、陳景潤、華羅庚這些人,哪個不是曆盡千辛萬苦才獲得巨大成就的?

我愛苦瓜那綠色的生命,我愛它那奮勇向上的藤蔓,然而我更愛的是它的氣質——“苦盡甘來”。

農作物

向日葵

山東 韓興林

在我的故鄉,家家戶戶都愛種向日葵。

陽春三月,春雨如絲,陣陣柔和的春風把寒冷的大地吹暖了。我把幾顆向日葵籽種在濕潤的土壤裏。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不幾天,向日葵便悄悄地伸出兩片嫩綠的葉子,其他葉子也跟著兩片、三片地長出來了……向日葵的稈子也變得筆直而堅硬起來。

夏天慢慢來臨了,向日葵慢慢地長高了。盛夏時節,太陽像發瘋似的把大地烤得滾熱,漫山遍野都在太陽的灼燒下。田裏的作物、村前村後的雜樹無精打采地垂下了頭,隻有我的向日葵在強烈的陽光中仍然昂首挺胸。

一天,天忽然陰沉下來,接著大風四起,雷電交加,下起雨來,豆粒大的雨點劈劈啪啪地抽打著樹葉和莊稼,而我的向日葵卻伸展出它那大大的巴掌似的綠葉,高興地舞動著,似乎在說:“啊,真舒服……”而且趁機又在頂端悄悄長出兩片嫩葉。大雨很快就停了,太陽發狠地炙烤著大地,這時我的向日葵卻一點也不理會,仍然愉快地站在那裏靜靜地養神。時間真快,不幾天,向日葵筆直的小稈頂上出現了一個像酒杯大小的花骨朵。

秋天慢慢到來,花盤慢慢長大,開出了黃澄澄的花,勤勞的蜜蜂來回采著花粉。花盤長大以後,總是追著初秋的陽光,每天從東到西,向著太陽微笑。“向日葵”、“向日葵”,這大約就是它的名字的來曆吧。

深秋到了,葵花子熟了,向日葵盤變得沉甸甸的。葉子一天天枯黃,稈子再也托不起成熟了的花盤。到花盤背麵也變黃了的時候,我就把它們一一摘下,大的足有兩斤多重。我把葵花子搓下曬幹,讓媽媽將它炒熟,這可是我們農家孩子最喜愛的零食。

家鄉的甜蘆粟味道好

上海 楊瑛

我們的名字叫甜蘆粟,生長在祖國的第三大島——崇明島。

我們對生活並不苛求,在河邊、花生地裏都能茁壯成長。我們的家庭很大,有青殼、黃殼、紅穗、黑穗近十種。大家都有肉質鬆脆、莖青汁甜的特點,所以深受家鄉男女老少的喜愛。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糖禾祭”妹妹,她的最大特點是肉中間呈紅色,而且味道尤其甜美。如果你咬一口,嚼兩三下,嗬,好似一股甜絲絲的甘泉流入心田!

要是人們夏天到崇明的鄉村來,便能看見一望無垠的蘆粟家族。我們不像甘蔗大哥那樣粗壯,但是我們比他高得多。每個成員一般有十幾節,每節有一尺多長。風一吹,我們便搖曳著,沙沙作響的葉子像一條條綠綢帶在飄舞。

人們誇廣東的紫皮甘蔗味道好,實際上我們比他的味道更好。嘿嘿,你一定以為我在吹牛吧?告訴你,我可不是在吹牛。我們的味道確實比廣東紫皮甘蔗好。我們汁多、肉鬆脆,而且甜味很足。那滋味準會令人回味無窮!不信,你到崇明來嚐嚐!

我們尤其受孩子們的歡迎,那大概是因為我們既好吃又好玩吧。每當夏天的晚上,孩子們便一邊乘涼一邊咀嚼著我們。有時,還把咀嚼剩的渣放在螞蟻窩邊,引來一群群的小螞蟻。那些孩子還常常用我們做小燈籠。他們把皮剝開撕成片狀,再用剪刀把皮的頭剪得尖尖的,最後輕輕地插進肉裏,一個綠色的小燈籠便做成了。有人說我們是傻瓜,被孩子們弄得遍體鱗傷,還那麼高興。但我們甘心被孩子們這樣擺弄,因為我們愛崇明島上勤勞的人民。

孩子們一談起我們,便滔滔不絕,誇我們又好吃,又好玩;大人們也誇我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強,容易栽培,而且渾身都是寶:莖稈能吃,穗能紮掃帚,皮和渣能當柴燒。聽著這些讚美的話,我們真是喜上眉梢。

我們不但深受家鄉人們的喜愛,而且受到上海人和外地人的青睞。家鄉人去外地探親訪友,市區和外地來海島出差或旅遊的人們,總是喜歡帶上我們。這真值得我們驕傲。

近幾年,農民伯伯又培植出我們的小弟弟,還給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甘蔗蘆粟”。為什麼起這個名兒呢?那是由於他既有甘蔗粗壯的枝幹,又有蘆粟家族傳統的甜味和高挑的個頭。真是我們蘆粟家族的寵兒,太讓人高興了。

人們都誇甜蘆粟味道好,大家的心裏都感到甜滋滋的。我們蘆粟家族的兄弟姐妹們都表示:一定不辜負家鄉人民的厚愛,紮根崇明島,為使人民生活得更加甜甜蜜蜜而盡心盡力。

動物多棱鏡

秘書狗告訴你

你一定養過一些小動物,和它們產生過深厚的感情,彼此之間就像朋友一樣;你一定在動物園看到過一些有趣的動物,它們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平時的生活中,你一定也看到過一些發生在動物之間的有趣的行為和現象……那麼把它們寫下來吧!隻要你抓住了動物們的生活習性、性格、外形、動作等的特點,你就能讓它們栩栩如生地顯現在你的稿紙上!當然,動筆之前你不妨隨著秘書狗來看看別人筆下的各種有趣的動物吧,你一定會很有收獲的哦!

我家的小鴨子

湖南 陶達黎

上個星期六,爸爸看我很喜歡小鴨子,就買回來6隻。它們在盒子裏擠來擠去,多麼有趣啊!

瞧,一對黑豆似的眼睛總是發出好奇的目光。隻要有人去問候它們,它們的小腦袋就左偏偏、右歪歪,扁扁的小嘴巴裏發出嘎嘎的叫聲,好像在和夥伴們商量著什麼。一身細細的嫩黃色的毛軟軟的,它們整天翹著小尾巴,一搖一擺地走來走去,真好玩。

有一次,我端著一盆和好的鴨食來喂它們。小鴨子們看見了就嘎嘎地叫,好像在說:“夥伴們,有食吃了,快來呀!”我小心翼翼地剛把飯盆放進盒子裏,小鴨子們就接二連三地跳進飯盆裏,有的小鴨子把別的小鴨子擠下飯盆後,自己再吃,可是,別的小鴨子也不甘示弱地擠進飯盆把另外的小鴨子擠下來。就這樣,小鴨子們你推我攘,一邊吃食,一邊在飯盆裏左右地擺著,把夥伴們搞得髒兮兮的……吃飽了的就蹲坐在一旁休息。

小鴨子們睡覺時喜歡和夥伴們緊緊地擠在一起,把頭扭在背後或輕輕地搭在另一隻小鴨子的身上。有的小鴨子卻好像還沒玩夠似的,睜著圓溜溜的黑眼睛,想多看看這世界,又像是衛士,守衛著自己的家園。

不久,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這一天,我像平常一樣去問候這些小鴨子,看見一隻小鴨子的眼睛緊閉著,身子倒在一旁,那嫩黃的小嘴巴再也不能發出稚嫩的嘎嘎的叫聲。另一隻小鴨子的眼睛半閉著,小腦袋直往下垂,全身無力地蹲在盒底,嘴裏發出微弱的聲音。我用手輕輕地撫摸著這兩隻小鴨子,心裏不知有多麼難受。禍不單行,其餘的小鴨子也一隻一隻地死去,隻剩下最後一隻小鴨子了。我傷心地流下了眼淚,我知道這都是我不好,沒有照顧好它們。

我愛憐地望著這隻小鴨,輕聲地說:“你的夥伴已經離去了,我希望你堅強地活下去,快快地長大,我會照顧好你的。今天下午,我要爸爸幫你求醫買藥,使你恢複健康,長得胖胖的。到那時候,我會把你帶到你還未去過的地方,池塘邊、柳樹下、河岸灘。我帶你去遊泳、去嬉戲。”

我喜愛的小雞

胡楠

我沒養過什麼動物。說來真有點不好意思,就連一隻小貓我都害怕,可我有一次被一隻小雞深深地吸引了,那是我第一次養小雞。

幾年前的一天,我在校門口的一個小攤前停住了,嗬,紙箱裏全是毛茸茸的小雞!它們有的蜷做一團,有的睜著眼睛,有的吱吱叫個不停……看著它們可愛的樣子,我猶豫了,買吧,媽媽一定會說不衛生;不買吧,可我實在被它們吸引住了。最後,在同學的慫恿下,我終於下了決心,挑了一隻叫得最歡的小雞。

剛才我的心還在咚咚跳個不停,可當我把小雞捧到手裏時,立刻什麼都忘了,因為我的全部注意力都被這隻小雞吸引了。是的,它還很小,甚至有點站不穩呢!可是它卻那麼活躍,即使在我手上也不安分。它一身棕黃色的絨毛來來回回地蹭我的手,弄得我不光手癢,心裏也癢酥酥的。忽然,它抬起小腦袋,一雙亮晶晶的小眼珠用一種陌生的神態環視了一下四周,繼而又快速地瞄了我一眼。雖然這隻是短暫的一瞥,也已經使我挺滿足了。不過,我喜歡它,可它好像不喜歡我,不然它為啥趁我不注意,突然低叫一聲,兩隻小爪亂蹬著要逃跑呢?這可真把我嚇了一跳!唉,這個淘氣的小家夥……

於是,我家多了個“小公民”,連不喜歡小動物的媽媽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存在。那是因為小雞太可愛啦!

它特別喜歡玩,而且有自己獨特的玩法。隻要一有人進來,它的全身就會緊張起來。接著,人邁一步,它就立刻確定方向;這時,人若動一動腳,它便搖晃著身子,快步奔過來,讓人覺得有一個絨球正朝自己滾來。有一次,我和媽媽逗它玩,這可不得了!它站在我倆的中間,一動不動,並且嚴密地注視著我們的行動。我故意向後退去,它立刻向我這邊走來,我停下,它也停下;我快,它也快,我慢,它也慢……但不一會兒,它就突然轉過身,又朝媽媽奔去,原來媽媽也來了興致,正一點一點挪動腳步呢!過了一會兒,小雞不玩了,它累了麼?不,它的精神異常旺盛。瞧!它又蹣跚地走到爸爸腳邊,先圍著鞋轉幾圈,然後一下跳了上去,磨蹭半天,忽然一歪身兒——鑽進了爸爸的褲筒!

不過,小雞也有休息的時候,那可真讓人頭疼。除了它睡覺時,它的休息就是在地上漫不經心地啄幾下,可它的叫聲卻總不終止!聽吧,那聲音一會兒刺耳,一會兒又平緩柔和,一會兒嘴裏咕嚕咕嚕的,像含著什麼東西似的……總之,那聲音使我興奮中有一點慌亂、欣悅中有一絲煩惱。

一個月過去了,小雞也惹了不少禍,它總不注意“環境清潔”,這也是媽媽最討厭的。爸爸媽媽對它既喜歡又氣惱,拿它沒辦法,而我卻隻有喜歡,一點煩惱也沒有。

然而,好景不長,那天我一回家,沒有聽到它那熟悉的嘰嘰的叫聲,也沒看見小絨球向我滾來,我心裏立刻湧上不安的感覺。我找啊找啊,終於在桌腳下發現了它,它斜著身子倒在地上,嘴微張著,一動不動——我的心一下子僵住了,我不敢說出的想法被證實了——它死了……

媽媽說,它是叫死的,是孤獨地死的。我多傷心、多後悔啊!當初我為什麼不買兩隻呀!不管怎樣,這隻小雞為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快樂。這是我第一次養雞,也是最後一次……

“花大將”

山東 樊春燕

姥姥家有一隻可愛的大公雞。它長著紅紅的冠子,像一朵盛開的雞冠花;它有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十分美麗;金黃色的腿再加上高翹的大尾巴,更顯得美麗動人。

姥姥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花大將”,可能是因為它漂亮又神氣吧!你看它走路或站在那裏時,都像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將軍”,威風極了!

有一次,別人家的一隻公雞跑到了姥姥家,跟它搶食吃,它氣得奔過去就是一口,狠狠地啄掉了那隻公雞頭上的一撮毛。於是,一場激烈的戰鬥開始了。

“花大將”打架的時候,脖子周圍的毛都豎了起來,臉憋得通紅通紅的,眼睛瞪得又大又圓,就連頭上的冠子也變得發紫了。它們先是互相看著轉了幾圈,然後猛地撲向對方。“花大將”可凶了,它把剛才憋足了的怒氣都朝著這隻公雞發泄出來。你看,“花大將”展開雙翅,翹起尖嘴,凶狠地衝向那隻公雞,它縱身一跳,猛啄那隻公雞的腦袋。隨著咯咯咯幾聲叫,那隻公雞的頭被狠狠地啄了幾下,掉下了許多毛。“花大將”先占了上風,它得意揚揚地舉起爪子,想弄掉嘴上的雞毛。誰知對方瞅準了這個時機,也縱身一跳,一陣猛啄,“花大將”的冠子被啄出血來。這下可惹怒了“花大將”,它猛撲向前,準備啄對方幾下,誰知對方早有防備,從“花大將”的身上飛了過去,猛轉身要啄“花大將”,“花大將”也機靈地躲開了。這時,隻見“花大將”雙翅一展,一個“老鷹撲食”跳到對方的背上,一陣精彩的“小雞啄米”後,對方的冠子開了花,鮮血直流,腦袋快成禿和尚了。那隻公雞見自己鬥不過“花大將”,便順著牆根灰溜溜地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