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在當下中國,秘書絕對是受到世人普遍關注的一個階層。原因之一,在於秘書們活躍在權力中心,原因二,秘書這個特殊階層已經並正在成為登堂入室進入仕途的最佳途徑之一。放眼當今官場,各個層次的官員,秘書出身的不在少數,許多高官出自秘書階層。
秘書為什麼能成為進入官場的最佳途徑並形成特殊階層?道理並不複雜。無論是從任人唯賢的古訓出發,還是從當今的組織原則出發,掌權者提拔幹部時都不可能把位置隨隨便便交給一個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的人。秘書恰好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秘書當官,並不是說掌權者沒有組織原則,通俗一點說,當你沒有得到掌權者賞識甚至不為掌權者認識之前,你怎麼可能讓掌權者相信,你是可以勝任某個領導崗位的呢?**要官屢禁不止,其深層原因之一,就是求官者需要讓掌權者了解自己。你不跑不要,我哪知道你想幹什麼?你能幹什麼?我讓你幹什麼?讓你坐了某個位子,你能勝任、能對我負責嗎?而秘書顯然用不著走這個彎路,長期工作生活在掌權者身邊,整天在掌權者的眼皮底下侍奉,不用借助組織考察即已知根知底。知人善任,唯才是舉,曆來為掌權者舉賢不避親的冠冕堂皇理由。在我國這種自上而下考核任命幹部的體製下,無論從知曉能力水平上,還是從私人感情上,掌權者提拔幹部時考慮到身邊的秘書,不僅毫不過分,而且可以說非常正常,完全合乎邏輯。
十五年的秘書生涯,我對秘書這個特殊群體懷有著一份難以言表的複雜情感。有幾分敬畏,有幾分感慨;有幾分快樂,有幾分痛苦;有幾分榮耀,有幾分屈辱。
我曾梳理過秘書階層的出身,在我視野所及的範圍內,他們幾乎全都來自於平民家庭,或農民,或城鎮普通市民,絕少有當今官宦子弟,即或偶爾有,他們也隻是把秘書工作當做一個跳板,絕沒有在這個崗位上苦熬的。
這讓我不得不得出如下的結論:如果說秘書是當今人們走上仕途的最佳途徑,那麼也就隻能說它是平民子弟幻想升官發財耀祖光宗的無奈選擇。
當世人紛紛看到秘書的風光,我卻隻能感受到秘書外表偶爾風光下的內心的長久痛苦。我相信從事過和正在從事著秘書工作的平民子弟們都會有著相似的感受。
我在三十二歲那年開始從事秘書工作,從縣政府辦到市政府辦,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幾乎都消耗在秘書工作崗位上。十五年的秘書生涯,讓今天的我回憶起來,都為自己的耐力感到吃驚。
十五年裏,我獲得過也許讓別人歆羨的安定生活;
十五年裏,我贏得過些微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