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磁輻射的危害(1 / 2)

隻要有電,就會產生電磁波。當電磁波頻率漸漸提高時,電磁波就會外溢到導體之外,不需要介質也就是通過空氣就能向外傳遞能量,這就是一種輻射。當高能量電磁波把能量傳給其他物質時,有可能撞出該物質原子、分子的電子,使物質內充滿帶電離子,這種效應稱為“遊離化”,而造成這種遊離化現象的電磁波就稱為遊離輻射,這種遊離化的電磁輻射就是電磁波傷害人類的原因。

電磁波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卻無處不有、無處不在。自然界的雷電、地震、火山噴發,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如空調器、電腦、電視機等,均產生較強的電磁波,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電磁波的頻率如果超過105赫茲,就能穿透人體,導致功能紊亂。輕者出現頭暈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煩躁不安、血壓改變、白細胞減少等症狀;重者可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基因缺陷甚至誘發癌病。

為了減少電磁波的環境汙染,我們應該學習電磁輻射的相關知識,保護家人,保護自己。正確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電器,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電磁波輻射就是將電場與磁場,二者互相作用,所形成的波動,以輻射方式傳送到遠方。電磁波對人體所產生的生物反應和頻率、波長、功率、距離有關,經由“直接穿透”和“高溫”兩種作用使細胞產生質變。假如功率和發射的距離相同,電磁波的頻率愈低,對組織的穿透力就愈強,因此,高頻的移動電話電磁波穿透力雖較低頻的醫療用器具波弱,但是也會對人體有產生高溫的效應。

簡單地說即是:電場和磁場交互變化時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周圍發射或泄漏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過量的電磁輻射就造成了電磁汙染。一般來說,雷達係統、電視和廣播發射係統、射頻及微波醫療設備、各種電加工設備、通信發射台站、衛星地球通信站、大型電力發電站、輸變電設備、高壓及超高壓輸電線、地鐵列車及電氣火車以及大多數家用電器等都可產生各種形式、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電磁輻射。可見,電磁輻射是無處不在。科學家們稱電磁波為“幽靈電磁波”,不僅僅因為它看不見、聞不到、摸不著,更主要的是它危害範圍廣而且日趨嚴重。

電磁波輻射能量較低,不會使物質發生遊離現象,也不會直接破壞環境物質,但在到處充滿電子通訊用品器材的現代生活,其電磁幹擾特性卻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它隨時可能使人麵臨危害的境地。

電磁波會散發出一種擾亂人體狀態的正離子。經實驗研究和觀察結果表明,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麵的、複雜的,主要危害表現如下:

1.對中樞神經係統的危害。神經係統對電磁輻射的作用很敏感,受其低強度反複作用後,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發生改變,出現神經衰弱症候群,主要表現有頭痛,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失眠、多夢或嗜睡),白天打瞌睡,易激動,多汗,心悸,胸悶,脫發等,尤其是入睡困難、無力、多汗和記憶力減退更為突出。這些均說明大腦是抑製過程占優勢。所以受害者除有上述症狀外,還表現有短時間記憶力減退,視覺運動反應時間明顯延長;手腦協調動作差,表現對數字記憶速度減慢,出現錯誤較多。

2.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危害。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動物實驗和對人群受輻射作用的研究和調查表明,人體的白細胞吞噬細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細菌數均下降。此外受電磁輻射長期作用的人,其抗體形成受到明顯抑製。

3.對心血管係統的影響。受電磁輻射作用的人,常發生血液動力學失調,血管通透性和張力降低。由於自主神經調節功能受到影響,人們多以心動過緩症狀出現,少數呈現心動過速。受害者出現血壓波動,開始升高,後又回複至正常,最後出現血壓偏低;心電圖出現RT段的電壓下降,這是迷走神經的過敏反應,也是心肌營養障礙的結果;PQ間期延長,P波加寬,說明房室傳導不良。此外,長期受電磁輻射作用的人,其心血管係統的疾病,會更早更易促使其發生和發展。

4.對血液係統的影響。在電磁輻射的作用下,周圍血象可出現白細胞不穩定,主要是下降傾向,白細胞減少,紅細胞的生成受到抑製,出現網狀紅細胞減少。對操縱雷達的人健康調查結果表明,多數人出現白細胞降低。此外,當無線電磁波和放射線同時作用人體時,對血液係統的作用較單一因素作用可產生更明顯的傷害。

5.對生殖係統和遺傳的影響。長期接觸超短波發生器的人,可出現男人性功能下降、陽痿;女人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由於睾丸的血液循環不良,對電磁輻射非常敏感,精子生成受到抑製而影響生育;使卵細胞出現變性,破壞了排卵過程,而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高強度的電磁輻射可以產生遺傳效應,使睾丸染色體出現畸變和有絲分裂異常。妊娠婦女在早期或在妊娠前,接受了短波透熱療法,結果使其後代出現先天性出生缺陷(畸形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