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文化產業與地方文化產業內涵
一、文化產業內涵
人類學家泰勒(E.B.Tylor)對文化最早進行定義,認為所謂文化或文明,是一種複雜的整體,在其廣泛的民族學的意義上來說,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由社會成員共同習得的所有能力與習慣所構成的複合體。可見構成文化的不隻是可以觀察、計算和度量的東西,它還包含共同的觀念和意義。
隨後一百多年間,與文化研究有關的學者提出關於文化的定義不計其數,可以說是一千個學者眼裏就有一千個文化的定義。但一般而言,這些定義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定義將人類一切勞動成果都視為文化產品,將人類一切活動都視為文化活動;狹義的定義則經常把文化與文學、藝術聯係在一起。
1.文化與產業的關係
傳統上,文化和產業的關係被認為是二元對立和互斥的,然而曆史發展到當今的21世紀,這種看法必然會有所改變。一方麵,產業可以對文化進行推展和宣傳,有利於文化的保存和延續;另一方麵,文化使得產業更具有賣點,使得產品更有特色。因此,在文化消費的時代,文化和產業是既對立又互補的。
不同的時代背景,文化和產業會有不同的關係呈現。物質缺乏時,二者往往被看作是對立的。文化被定位成高尚、純欣賞性的,任何沾惹了商業化的文化活動都被認為是媚俗的;而產業也忽略文化的經濟價值,認為文化不能產生利潤,不足以投資。但是從相反的觀點來看,文化要流傳需要有產業投資,藝術要發展需要經濟扶持,東西方藝術都是如此;而產業讚助文化不僅可以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還可以具有其他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逐漸淡出,商業化文化活動因其擴張性、侵略性和高的經濟效率將占據主體地位。因此,純精神性的、藝術欣賞性的文化必須和物質性的、商業屬性的產業相結合。以本土化因素來提高吸引力、增強競爭力將成為文化的生存法則。因此,地方文化產業必須將文化當作產業來經營,將具有地方特色、有內涵的文化產品,借助創意、想象力的開發,運用包裝、營銷、宣傳的手法,讓人們來到當地、接近當地、認識當地,在互動中創造產業生機,讓遊客對人、對地方、對環境有一種尊重,而當地居民因得到尊重也更能珍惜、發揚自己的文化。用這種尊重地方、尊重生命、尊重環境、尊重傳統的精神,強調品味、創意、風格、特色的提升,提高當地的生活素質,建設真正適合人們生活的舒適環境。
2.文化產業的定義
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加拿大針對文化產業發展迅猛的現實,在蒙特利爾共同舉辦會議,提出文化產業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係列生產活動。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世界各國開始發現文化與工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文化開始仰賴工業進行普及化的生產製造,而工業則借助文化的深化,塑造產品的獨特價值。因此在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次對文化產業進行定義,即為按照創造、生產與商品化等方式,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本質上為無形的文化內容,這些文化內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權的保護,其最終形式可以是商品或是服務。
結合這一定義,可以將文化產業分為四個層次(見圖1·1)。
圖1·1文化產業的同心圓結構
第一層次是文化內容的創造,是指各類創意、策劃、設計活動,這也是文化產業的種子。所謂創造,是這樣一種價值活動,它以個人獨特的表現方式,將心中所想強烈地表現出來,要能獲得大眾共鳴。它是原創的,卻又代表多數人的共同心願。文化的創造來自於文化人、藝術家和各種提供文化創意的人。
第二層次是文化產品的製造,即通過工業生產模式將文化產品大量複製。將文化創意通過生產、加工和複製,變成一種可以銷售的商品,而且是可以大量複製的大眾化商品。這種產業不同於以往的製造業之處在於,文化產業依賴知識和智慧的投入,最終提供的是文化服務而不僅僅是生產產品。
第三層次是文化產品的發行及服務,通過市場營銷將產品提供給消費者。通過各種批發及銷售渠道,將大規模複製的產品銷售出去,這是將文化商品及文化服務轉為利潤的關鍵。這個過程的關鍵是必須以人為本,強調體驗消費,提供消費者真正的文化產品,讓其在消費中得到滿足與喜悅。
第四層次是亞文化產品的開發,也就是和其他產業融合而產生的混合型產業。雖然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主要價值在於文化內涵,人們加入自己的體驗而使它獲得更大的潛在價值,但是以商品形式出現。商品的提供除了包含創意的核心產品外,還有以有償形式授權給出版商、玩具商、計算機軟件開發商等產業,以共同開發更多樣的商品或服務。
文化產業的價值實現必須結合不同的參與者:藝術家、經紀人、生產商、銷售商等,通過分工合作,將文化價值轉變為商業價值,再以商業價值的消費過程成就文化價值的傳播。以近年熱銷的《哈利·波特》為例,Bloomsbury出版社深知該書創意所在,聯合不同產業共同製造了一個“哈利·波特”市場,1997年出版第一集後,哈利·波特一下子變成了暢銷小說中的明星,當《哈利·波特與鳳凰令》開始銷售時,巴諾書店旗下630家連鎖店在第一小時就創下了每一秒鍾賣出80本的單日書籍銷量最高記錄。為了對應第五集的推出,書店製定出銷售策略:六折促銷,舉行午夜慶祝會,促銷以哈利·波特為主題的食品、各種玩具、服裝及DVD影碟。連玩具反鬥城也開辟哈利·波特專區,擺放人物塑像、糖果、積木及《哈利·波特》小說等。實力雄厚的電影製片商將哈利·波特的故事一連串地搬上屏幕,不僅再度創下另一股熱潮,也捧紅了劇中的幾位主角。
二、地方文化產業內涵
由於文化背景和社會經濟基礎不同,各個國家都依據本國的消費思潮及文化資源特色,對文化產業類型的整體框架及個別分類進行界定,本書依據地區發展特性將其分為大都市文化產業及地方文化產業兩大類。
1.大都市文化產業
大都市文化產業是指文化產品生產與消費結構需要依賴大都市全球化、國際化的商業服務設施及大眾媒體的宣傳,才能發揮其經濟功能的文化產業,就其產業特性可劃分為“大眾消費文化產業”和近期各國作為都市再生策略主動力的“文化設施產業”兩大類。這兩大類都可以塑造全球性的文化資本流動及跨國的觀光人潮。
(1)大眾消費文化產業。這種文化產業形式,視文化產品為一種創造經濟價值的交易商品和適合家居生活的日常消費品,如意大利米蘭的流行服飾、法國巴黎的化妝品及美國電影、視聽等文化產品。在全球流動、跨越國界且相互滲透的消費市場環境下,文化產品成為“多元性社會認同”(MultipleSocialIdentity)文化形式。此外,為在全球經濟競爭體係中謀得一席之地,它與新的科學技術和大眾媒介相結合,並考慮市場營銷價值及產品特色,以獲得全球性競爭市場。這類文化產品不但突顯其“國家”的象征,而且使得這些國家在全球經濟結構中獨占鼇頭,在世界經濟體製中掀起全球文化流動。
(2)文化設施產業。文化設施產業主要以文化設施建設及文化活動開展為主,目的是帶動都市經濟再生。
文化設施的建設對象包括歌劇院、美術館、展覽設施、會議設施、體育設施等,以歐美國家20世紀末在市中心開始的文化旗艦開發(CulturalFlagshipDevelopment)、文化及娛樂特區(Cultural&EntertainmentalDistrict)、劇院特區、文藝廣場、美術館、會議中心等為典型,融合開發使用博物館、美術館、購物中心、零售店、旅館、餐廳設施,將文化活動謹慎地和不動產計劃、商業功能整合在一起,促進市場的聚合效應,發揮巨大的市場效益,並複蘇日漸衰頹的都市中心區經濟。20世紀60年代,美國這種文化產業為地方結盟(LocalCoalitions)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它集合了開發公司、銀行業、土地開發商、藝術文化組織及地方政府,成立“成長聯盟”(GrowthCoalitions),並帶動地方商業團體進入以藝術為主導的開發項目,以促進都市更新及凝聚力增加,吸引人潮回流都市,為藝術工作者提供工作機會,促進其他消費產業提高效益,美化城市形象,並提升城市吸引投資的競爭力。
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是會展業和體育產業。會展業在本質上幾乎是一個“免費”的商品,也就是說遊客隻是消費,而不能從當地帶走什麼,故稱為單向性消費經濟,一般被描述為“無煙工業”,是歐美國家運用於都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策略的主要工具之一。體育產業則是近年來大都市積極發展的產業,它們建設大型體育設施及相關娛樂設施,爭取國際性的體育活動,並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升國際地位。如韓國漢城、西班牙巴塞羅那、澳大利亞悉尼等城市相繼爭取到世界奧運會舉辦權,運用大型體育娛樂設施,吸引國際體育人士並獲得全球性媒體宣傳,突顯其城市及國家形象。
2.地方文化產業
地方文化產業是指運用並生產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產業,也是將地方生活、生態以及生產的文化等加以發揮應用而形成的產業。
地方文化產業,都為當地創造豐厚的觀光文化收入。這種產業具有地域原生態的特點,並呈現出特色文化的特殊性、稀有性、個性化,如中國蘇州園林、意大利威尼斯水都、埃及金字塔。此外,它具有地理依存性(GeographyDependency)的特點,通過地域空間環境的塑造或由其自發特性所衍生發展,以地方形象(ImageofPlace)、特色(Unique)作為發展籌碼。而這類文化產業依其特性又可分為地方傳統文化產業、地方觀光文化產業及地方文化活動產業等三大類。
(1)地方傳統文化產業(LocalTraditionalCultureIndustry)。地方傳統文化產業是由地方自然環境和社會資源經曆長時間孕育出來的,是帶有文化生活導向的產業。因此,現今傳統文化產業的傳承與再發展應把文化生活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產業的延續應具有傳承地方文化生活的功能,如此方能確保永續經營產業的根本,而如何在現代生活中找到傳統文化產業保存與活化的操作模式,將是一大挑戰。
(2)地方觀光文化產業(LocalTouristCultureIndustry)。地方觀光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地域有強烈的依存關係,它借助地方的空間資源特色作為賣點,開發其觀光經濟價值。目前各國基於觀光業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文化策略紛紛朝向重視重建具有開發價值的地方遺產。另一種觀光文化產業,則是經過促銷包裝,拓展到各國設立分部,可稱為促銷式觀光文化產業(PromotionalTouristCultureIndustry),這種文化產業集結並複製各國文化,並配合各項娛樂休閑設施,包裝成促銷商品,成為全世界的連鎖產業,使其邁入全球經濟競爭市場,並帶動地方經濟複蘇。如美國迪斯尼樂園在各國成立分部,此外附屬的文化產品,如迪斯尼卡通玩偶、DVD及相關文化產品,更能擴展大量全球消費市場,帶動各地觀光經濟。
(3)地方文化活動產業。地方文化活動產業則是以地方文化活動為主體,由政府結合地方文藝團體共同推動實現,其內容可分為傳統和現代的文化活動,通常以常設、永久性的建築物設施或僅以動態性場所作為展覽空間。近年來各地政府積極推動的各種文化節慶,就是以地方文化活動為主體,包含地方民俗文化活動、文化慶典活動、地區文化展覽活動及地方居民集體創作文化活動等,這已在近幾年成為地方經濟振興及文化生活素質提升的主要動力。
應該指出的是,都市性及地方性兩大類文化產業,其內容分類並非完全排斥。各類產業間亦有相關性且交互歸屬,其界定與內涵如圖1·2所示。
圖1·2文化產業整體架構
三、地方文化產業的特性
1.獨特性與本地化
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依賴地方居民、工匠或藝術家注入獨特的心思與創意,所出產的成果並非是標準化、齊一化的,而是帶有文化生活性和人文精神價值內涵。這樣的獨特性除表現在產業內在的生產邏輯外,還表現在產業的地理依存性上。
地方文化產業具有傳統文化意義上的獨特性價值,同時也必須是本地化的產物,具有地方的傳統文化曆史根源及特殊性,並通過與地方關係的界定,重新發掘地方曆史性基礎及文化特色來凝聚地方認同意識,才會成為地方文化產業最重要的發展動力。其重要性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為了觀賞別人的文化就必須長途跋涉,隻有到那個地方才可以真正看得到具有吸引力、獨一無二的文化,無法借助大量複製生產到處銷售,想看某個地域的特殊文化,如江南水鄉的廟宇、民居和樓台,或想品嚐水鄉的原味土產,則非得親自去那個地方。
地方文化產業應以地產地銷的發展策略來實現其獨特性及本地化的價值,將地方所發展出獨特的以地方文化為基礎的產業留在本地,讓外地人來欣賞、品味及購買,如此才有利於與地方文化緊密的連結,並促進地方相關產業體係整體性的振興。換言之,地方文化產業的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必須以地方整體的生產組織與分工為主導,如此才對地方各種相關產業活動的振興有直接的幫助,所以獨特性與本地化的協調發展是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上很重要的動力因素。
獨特性與本地化構成產品的獨特地域性價值,符合後現代的消費趨勢,換句話說,消費者在基本物質享受滿足後,在文化意義及文化符號的訴求下,會更進一步尋求精神上的豐富及慰藉,因此,這一生產形態下的地方文化產業將有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
2.內生性發展
地方文化產業獨特性及本地化特性的形成及保持,其背後的重要支撐是地方內生性的發展策略。內生性發展強調以地方為主體,由地方居民自發、自主的動力或潛力動員來參與地方工作,以地方特色、地方條件、地方人才為基礎,以地方本身利益作為思考的出發點,以地方既有的文化資產,如人力、文史、產業、土地、景觀等種種素材為基礎,參考外來的知識、技術、製度等,自主地創造出適合固有自然生態係統的發展方向及方式來發展產業。
用地方內生性的思維來構思、主導、整合出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及方法,可以由參與的過程中思考地方傳統文化與價值,重視生活質量、生活美學及生態價值,逐漸凝聚地方認同意識,且追求地方文化產業永續性發展的經濟策略與分工形態,也就是通過空間與產業的多樣性、連結性、整合性,形成一套結構性的地方生產模式,來振興地方經濟。
第二節文化產業理論思潮與時代發展脈絡
一、文化產業理論思潮
“文化工業”(CulturalIndustry)一詞,早期由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M.Horkheimer)和阿多諾(T.Adorno)提出,意指對大眾文化的批判,而後諸多學派對“文化產業”詮釋不同的定義。依據文化產業的理論思潮,可將其歸類為兩大類型:悲觀主義流派和樂觀主義流派。悲觀主義流派對大眾文化持批判態度,認為文化應具階層性,且服從於精英文化;而樂觀主義流派則對大眾文化持肯定態度。兩派觀點各異,主要以“大眾文化”和“文化階級性”作為爭論的焦點。
1.悲觀主義流派
(1)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是典型的“精英文化”論者,所堅持的是現代主義的文化邏輯,在他們心目中,藝術家的文化、知識分子的文化,是社會精英文化,是高級文化(HighCulture),這種文化是嚴肅的,不可為任何目的服務;相反的,低級文化(LowCulture)是輕佻的、投大眾所好的,就本質而論這種文化產品受製於市場取向。阿多諾提出,在壟斷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網絡中,藝術的對抗性價值遭到剝奪,成為商品交換、市場經濟的副產品,而使用價值被忽略掉了。Adorno,T.,andHorkheimer,M.DialecticofEnlightenment.London:NewLeftBooks,1979.他認為理想的未來應該是追求“文化完美”,這種圖景在古典基督教傳統中清楚可見,並且以文藝複興時代表現最為明顯。法蘭克福學派大力批判大眾文化的低俗化、庸俗化,對“文化工業”提出嚴厲批評。他們認為文化的產生類似於現代工業成批複製與拷貝的生產過程;文化生產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越來越緊密;文化主體卻越來越不是作為文化消費者的廣大人民群眾,大眾文化具有“格式化”(Specification)和“標準化”(Standardization)的弊病,文化工業受製於現代技術媒介及娛樂商業特性,已對高級文化造成威脅。他們認為美國社會是由市場經濟規則所控製,受到極具占有欲的個人主義動力所刺激,以獲得所有權與成就感為指向,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一種同樣具有操縱力的通俗文化來進行大眾撫慰(massage)並提供信息。這種由各種娛樂休閑活動、廣告、商業活動、生活風格、大眾文化等形成的複雜融合體,最後造成“單方麵”的美國人。阿多諾與霍克海默以“文化工業”來指稱這些複雜的現象。這種視“啟蒙是一種對大眾的蒙騙”的分析,是法蘭克福學派研究的新出發點。此段期間,該學派的學術成果帶有一種悲傷,甚至悲劇性的看法。
(2)批判政治經濟學派。批判政治經濟學者認為,文化研究最嚴重的錯誤,在於隻研究文化產品的文本(text),至於這些文本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則視而不見。換言之,對整個文化工業的運作狀況並不關心。批判政治經濟學派致力於對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研究主體是由生產、文本到消費等一係列問題構成的“文化工業”。其分析方法是唯物論,將分析的焦點放在人與物質環境的互動上,以揭露物質資源所受到的不公平控製,以及這種不公平分配可能帶來符號環境上的不公平現象。
(3)其他學派。T.S.Eliot在仔細研究了文化史中造成文化價值貶值的一些特殊時期後,認為文化具有必然階層化與不民主的特性。如17世紀之前的古典主義時期,文化由少數精英享有,但這些並非由當時支配性物質環境自然產生的精英,認為文化遺產及創造性傳統需要延續性滋養,而這種延續性必須通過階級製度,才能更好地繼承下去。這種不是采取平民主義方式,而是通過對文化經驗壟斷而發展下去的文化,由於認知與情感的脫序,出現了“感性的崩離”(dissociationofsensibilities)現象。F.R.Leavis同樣崇尚精英文化,他認為在任何時期,對藝術與文學的辨識與欣賞都必須仰賴非常少數的人,隻有極少數的人有能力做出自發性的、第一手的判斷,並且提出“有機地方”(organiccommunity)的概念,認為我們正在失去“有機地方”,及其作為其具體表現的有生命力的文化。
綜合而言,悲觀主義流派是對大眾文化持批判態度,認為大眾文化破壞了文化的真實氛圍,是庸俗化和低俗化的象征。他們認為隻有少數精英分子可以真正品味文化,也隻有高級文化能夠涵養心靈和教化人心。所以他們所倡導的文化為“高級文化”、“精英文化”與“文化階層化”。而法蘭克福學派積極批判的“文化工業”,認為文化不應借助大規模生產的工業體製,這會破壞真實文化的氛圍。
這些論點與“地方文化產業”的屬地性、獨特性相符,它是小眾化的、獨特性的、非大量生產的、具有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及深厚的文化內涵。
2.樂觀主義流派
(1)多元主義學派。多元文化學派提出二次大戰以後的社會是一個“大眾社會”或後工業社會,在社會階級體係上已經曆了重大轉變,市民性受到強化,公民社會的基本形式已經完全顯現。在後工業社會裏,所有人擁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選擇,顯然也有更多表現自我的空間。所以通俗文化並不僅僅是一種剝奪文化價值或者簡單再生產的運作,它滿足了一種或多種特殊並真實品味的需求與欲望。此外,所有人都有權去選擇他們所偏好的文化表現形式。
法蘭克福學派非正式成員本雅明持有與其他法蘭克福成員不一樣的看法,他的論點比較偏向多元文化論者,他提出“技術複製藝術”(MechanicalReproductionArts),認為技術(Technique)的發達,使藝術作品可以無限量的複製,雖然剝奪了它們單一存在的獨特性,但藝術借助它,由單一存在的神聖性中被釋放,被大眾所享用。他還提出“現代溝通媒介的民主化”,認為大眾文化形式是居民每天的文化消費模式,可以把文化深植於居民每天的生活經驗中,使大眾都成為文化專業人士。所以他認為大眾文化的普及,或多或少會對所謂高級文化帶來衝擊,但對社會大眾文化品味的普遍提高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