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交際禮儀 讓自己更加彬彬有禮(1 / 3)

01 “懷特太太”與“懷特小姐”

優雅的社交禮儀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從小培養的。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每一個與人打交道的機會都是培養交際禮儀的好機會。

選擇正確的稱呼很重要——

你知道怎麼稱呼他人嗎?要知道,選擇正確的稱呼,這是交際禮儀中非常重要的一項,選擇正確的稱呼方式,這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我們講究個人禮儀的體現。

有一位先生想為某位國外朋友訂一份生日蛋糕。他來到一家蛋糕店,對服務小姐說:“小姐,您好,我要為我的一位外國朋友訂一份生日蛋糕,同時打一份賀卡,您看可以嗎?”小姐接過訂單一看,忙問:“請問先生,您的朋友是小姐還是太太?”這位先生也不清楚這位外國朋友結婚沒有,從來沒有打聽過,他為難地抓了抓後腦勺,想想說:“小姐?太太?應該是太太。”生日蛋糕做好後,服務員小姐按地址到酒店客房送生日蛋糕,敲門後,一個女子開了門,服務員小姐有禮貌地說:“請問,您是懷特太太嗎?”女子愣了愣,不高興地說:“錯了!”服務員小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抬頭看看門牌號,再回去打個電話問那位先生,沒錯,房間號碼沒錯。於是又敲一遍門,說:“房間號沒錯,懷特太太,這是您的蛋糕。”那女子大聲說:“告訴你錯了,這裏隻有懷特小姐,沒有懷特太太。”隨後便把門用力關上了。

在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由於采用了不恰當的稱呼方式而導致發生了不愉快的結果,可見,選擇正確的稱呼多麼重要,要知道,一個人的名字就是一個人的代表,如果不尊重對方的名字就等於不尊重對方,所以,我們小朋友在平時的人際交往中,一定要對他人的稱呼方式鄭重對待,譬如對待父母長輩,一般不可直呼其名,更不要用不禮貌的言語代稱,要盡量采用準確的稱呼,如老師、校長、叔叔、阿姨等。另外,不要給他人起綽號,起綽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懷特小姐為什麼不接受他人贈送的蛋糕?

人文熏陶:選擇正確的稱呼,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更是我們文明言行的體現,所以,在平時的人際交往中,我們一定要對對方的稱呼鄭重對待。

你的選擇:對待父母長輩,一般不可直呼其名,要盡量采用準確的稱呼。另外,不要給他人起綽號,給他人起綽號是不尊重他人、侮辱人的表現。

禮讓是任何時候都應該具備的一種美德——

禮讓,使我們與他人的相處變得愉快輕鬆,而自私自利,則讓我們與他人的關係變得糟糕,同時,也令我們陷入糟糕的生活狀態之中。所以,禮讓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具備的一種美德。

02 天堂和地獄的區別

從前,有一個人非常想了解天堂和地獄的人究竟是怎麼生活的。上帝知道後,滿足了他的願望,讓他參觀天堂和地獄。

在地獄,他看到人們一個個都餓得皮包骨頭一樣。但是在他們麵前的飯桌上,卻擺滿了豐盛的美味佳肴。看到這裏,這人覺得很奇怪,仔細一看,原來他們每個人都拿著兩米長的筷子,因為筷子太長,所以總是沒有辦法把飯菜喂進自己的嘴裏。長期無法進食,所以每個人都瘦弱不堪。

而在天堂,他看到另外一番情景,人們飯桌上的菜和地獄裏的並沒有兩樣,並且他們同樣也拿著兩米長的筷子,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夾的菜不是喂給自己,而是互相喂給對方,人們生活得都很快樂。

參觀完了天堂和地獄,上帝問這個人有何感想。這個人回答道:“原來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就在一念之間,即便你現在生活在地獄之中,隻需換一種心態和行為方式,那麼,地獄也能瞬間變為天堂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要學會禮讓和付出,即便地獄也能變為天堂。如何在集體中和大家共同快樂地生活下去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學會禮讓和付出。禮讓,是一種美德,它能夠使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幸福之中。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能做到一點也不難,比如在擁擠的人流中,讓對方先行;在公交車上,看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主動為他們讓座。

這些都是很小的事,不過也正是這些小事才體現出了一個人的美好品德。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在這個故事中,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呢?你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人文熏陶:隻要學會禮讓和付出,即便是地獄也能變為天堂。

你的選擇:在擁擠的人流中,讓對方先行;在公交車上,看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主動為他們讓座。這些禮讓和付出的習慣,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微笑是交流中最有用的形式——

你知道微笑也是一種很有效的交際方式嗎?它的魔力可是相當大。一個時常麵帶微笑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他人歡迎,甚至在很多場合,是否時常帶有善意的微笑都被當作評價一個人的標準。

03 航空公司的招聘要求

美國的聯合航空公司創下一個世界紀錄,那就是在1977年載運了數量最多的旅客,總人數是35566782。聯合航空公司宣稱,他們的天空是一個友善的天空、微笑的天空。的確如此,他們的微笑不僅僅是在天上,而是從地麵便已開始了。

有一位叫珍妮的小姐去參加聯合航空公司的招聘,她沒有任何明顯的優勢,最後卻被聘用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麵試的時候,主考官總是故意把身體轉過去背對著她,在經過一係列的提問後,那位主考官微笑著對珍妮說:“小姐,你被錄取了,你最大的資本就是你的微笑,你要在將來的工作中充分地運用它,讓每一位顧客都能從電話中感受到你的微笑。”原來珍妮應聘的職位是通過電話工作的,是有關預約、取消、更換或確定飛機航行班次的事情。所以雖然可能沒有人能看見她的微笑,但乘客通過電話,卻可以感受到珍妮的微笑。

可見,微笑的魔力是多麼大,它不但可以創造社會效益,還可以形成極好的口碑和一流的聲譽。

對於我們來說,微笑並不難,如果你能長期堅持,見到同學,報以微笑,見到老師,報以微笑,見父母親友,報以微笑,一切就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中改變了,小小的微笑足以使我們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珍妮小姐是憑什麼被航空公司錄取的?

人文熏陶:微笑具有一種魔力,它不但可以創造社會效益,還能形成極好的口碑和一流的聲譽。

你的選擇:在生活中,有時一個微笑就能解決很大的難題。隻要我們能保持友善的微笑,我們也會成為受歡迎的人。

有耐心才能克服萬難——

你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嗎?如果你做事總是缺乏耐心,那麼,你將會遇到非常大的交際麻煩,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同一個缺乏耐心的人長期相處,一個浮躁的人是沒有前途的。

04 劉銘傳“不著急”

清廷派駐台灣的總督劉銘傳,是建設台灣的大功臣,台灣的第一條鐵路便是他督促修建的。劉銘傳的被任用,背後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當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時,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中誰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約他們在某個時間到曾府去麵談。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麵,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卻仔細觀察他們的表現。隻見其他兩位都顯得很不耐煩似的,不停地抱怨,隻有劉銘傳一個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隻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台灣總督。

可見,在人際交往中,有耐心是多麼重要的品質。一個缺乏耐心、總是心情浮躁的人,怎麼可能沉下心來做一件事?更別說堅持到底,克服其中的千難萬難了。一個沒有耐心的人,更加不會受到他人的信賴,很多重要的人生機會可能都將因此而錯失。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像劉銘傳一樣,做一個有耐心的人,不管麵對什麼人,不管麵對什麼事,都能夠從容以對,這樣,我們才能將自己打造成值得他人信賴的人。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劉銘傳等了那麼久為什麼卻一點都不著急呢?

人文熏陶:做一個有耐心的人,不管麵對什麼人、什麼事,都能夠從容以對,這樣的人不管走到哪裏都是最受歡迎的。

你的選擇:我們小朋友要做到不浮躁,有耐性,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隻有我們成為這樣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和重視。

尊重他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尊重他人,貌似是一件沒有多麼重要的事,可是,你可能並沒有想到,對一個人的尊重在對方心裏引起的反應是多麼巨大,有時候對人一句不失尊重的稱謂竟然能夠挽救一條生命。可見,尊重的力量是多麼不可思議啊。

05 屠格涅夫救了乞丐一命

屠格涅夫是俄國著名的作家,他非常關心底層人們的生活。有一年冬天,他在一條街上散步,遇到一個青年乞丐向他乞討。屠格涅夫翻遍了全身的衣袋,結果發現所有的口袋都空空的,隻好不好意思地對乞丐說:“兄弟呀,看樣子你是個誠實的人,不過,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我沒帶吃的,錢袋也丟在家裏了。”

聽到屠格涅夫的話,這個乞丐怔怔地望著眼前的陌生人,突然緊緊拉住屠格涅夫的手,感激地說道:“謝謝您,太謝謝您了!”屠格涅夫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問道:“我又沒有施舍給你錢,你為什麼要感謝我呢?”乞丐回答道:“我原來打算找點東西吃,然後就去自殺,沒想到你稱我為兄弟,稱我是誠實的人,還表示歉意。你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我將會繼續生活下去,奮鬥下去!是您救了我一命啊。”

屠格涅夫隻不過說了一句充滿尊重和友愛的話,僅僅是把乞丐當作兄弟,就令乞丐受到了莫大的感動,從而獲得生活下去的勇氣。可見,尊重的力量是多麼不可思議啊。所以,我們小朋友平時就要做到尊重他人、體諒他人,不要嘲笑他人的缺點,如果無意傷害了別人,一定要真誠地向他道歉。我們給予了別人尊重,別人才可能尊重我們,尊重永遠都是相互的。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屠格涅夫是怎樣挽救了一個乞丐的生命呢?你認為,尊重他人是一件重要的事嗎?

人文熏陶:或許你一句充滿尊重和友愛的話,就會深深地打動別人,對他人造成非常深刻的影響。

你的選擇:平時就要做到尊重他人、體諒他人,不要嘲笑他人的缺點,隻有我們給予了別人尊重,別人才可能尊重我們。

熱情與真誠更易打動人——

握手這件小事,看起來簡單,它的學問可大著呢!那些不注重、不懂得握手禮儀的人,常常因此引來他人的不滿;而那些注重握手禮儀的人則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歡迎!看來握手這件事真不可小瞧哦!

06 善於“握手”的企業家

玫琳·凱·艾施是美國著名的企業家,她的創業路並不順利。她創辦化妝品公司時已經退休,年齡非常大了。開業時,公司的雇員僅有10人,經過20年的發展,她的公司已經擁有5000人,成為年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的大公司。有人問她,在垂暮之年為何還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玫琳·凱回答道,她是從懂得真誠握手開始的。

在創業前,玫琳·凱隻是一家公司的普通推銷員。有一次,開了整整一天會之後,玫琳·凱排隊等了三個小時,希望同銷售經理握手。可是銷售經理同她握手時,手隻與她的手碰了一下,連瞧也不瞧她一眼,這極大地傷害了她的自尊心,工作的熱情再也調動不起來。當時她下定決心:“如果有那麼一天,有人排隊等著同我握手,我將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站在我麵前同我握手的人身上,不管我多麼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