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涉外禮儀(7)(2 / 3)

皇後鎮冬之祭:已經有35年的曆史,在每年的6~7月舉行。在這十天的節日盛會裏,活動行程擠滿了有關雪的運動,處處都是人們跳舞聚宴的歡樂場景,歡歌笑語不絕於耳。節日期間還舉行許多山地活動、街頭派對、煙花表演、現場音樂會、喜劇表演、戲劇演出、家庭娛樂等活動,除了當地人們帶來的演出,一些國際知名表演家也將前來獻技。

但尼丁吉百利巧克力狂歡節。在7月舉行,為期一周。狂歡周內將舉辦大量活動,部分為免費參與,其他活動僅收取少量費用。每個遊客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活動,包括現場戲劇、烹飪展示、巧克力藝術班、巧克力療法和巧克力麵膜等。

(4)禁忌

受基督教、天主教的影響,新西蘭人忌諱“13”和“星期五”。雖然大都講英語,但是新西蘭人卻不喜歡像英國人一樣用“V”字手勢表示勝利。毛利人信奉原始宗教,相信靈魂不滅,因此對拍照、攝像十分忌諱。

(五)非洲國家的習俗禮儀

1.埃及

(1)生活習俗

埃及人主食以麵為主,有時也吃米飯。口味偏濃重,喜歡麻辣味道;喜歡吃甜食,宴會或家庭正餐的最後一道菜都是甜食。埃及人樂於品嚐冷盤風味菜、帶餡心的菜,以及奶油燒製的菜肴。他們在公曆4月下旬惠風節時,特別喜歡吃雞蛋。他們認為在此期間吃雞蛋預兆著吉祥,不吃眼睛就會凸出來。他們對蔬菜中的生菜尤為偏愛,認為它象征著春天的蔥綠,人吃了會強壯身體、促進生育。由於受宗教的影響,埃及人用餐慣用手抓飯取食。

埃及的傳統服裝是阿拉伯大袍,在農村無論男女大多數都穿大袍。在大中城市埃及人的打扮已與國際接軌,開始穿西方服裝。但是,老年人著裝較為保守,奇裝異服埃及人通常不問津。按伊斯蘭教義,婦女不得穿短、薄、透、露的服裝;不得穿背心、短褲、超短裙到清真寺去。

(2)行為習俗

埃及人的交往禮儀既有民族傳統的習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上層人士更傾向於歐美禮儀。埃及人見麵時異常熱情。一般情況下,見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問候的人說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問候語。如果是老朋友,特別是久別重逢,則擁抱行貼麵禮,即用右手扶住對方的左肩,左手摟抱對方腰部,先左後右,各貼一次或多次。女性之間出於禮貌或表示親熱,更多地采用溫柔的貼麵禮。異性之間通常是握手,隻有親戚之間行貼麵禮。男女之間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動伸手。

(3)節日習俗

聞風節:是埃及民間節日,它的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甚至更早,傳說是慈善神戰勝凶惡神的日子。經過約5000年的曆史演變,人們在“聞風節”裏祈祝人間祥和太平和春光永駐的習俗曆久不衰,該節也是埃及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聞風節”又稱踏青節,時間是在每年的4月間,此時天氣轉暖,埃及人會在“聞風節”這天舉家外出踏青,品嚐彩蛋、鹹魚等各種象征吉祥的食品。

(4)禁忌

埃及人對綠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把綠色喻為吉祥之色,把白色視為快樂之色。埃及人討厭黃色和藍色,把前者看做是不幸的象征,而把後者看做是惡魔的代表。

埃及人比較喜歡“5”和“7”,認為“5”會數人們帶來吉祥,認為“7”是個受人崇敬的完整數字。這是因為安拉創造世界用了6天的時間,在第7天休息,所以人們辦一些重要的事情總是習慣用“7”。他們忌諱“13”,認為它是消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