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擴張模式:袋鼠戰略
我們想用電池技術加汽車技術,打造出電動車技術,用電動車的技術實現人類綠色的夢想。
——摘自2010年9月22日《時代周報》
背景分析
從IT行業到汽車領域,看似不相關的領域,比亞迪卻做到了戰略協同,這就是比亞迪的“袋鼠模式”。比亞迪在進入汽車領域前,已經踏實地打造好了自己的“長腿”。就像袋鼠兩條強健有力的後腿,左腿是產品技術,其電池技術已經穩居行業前列,是名副其實的“電池大王”;右腿是市場營銷,其手機電池被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京瓷、飛利浦等國際通信業巨頭普遍采用。這兩條腿讓比亞迪有實力和耐力進行任何形式的跳躍。這時,就可以通過“育袋”穩妥地培養出新的產業或產品,並由此促成企業的發展與傳承。首先,其IT行業的相關技術可以局部移植到汽車領域;其次,其電池產業的低成本運營模式可以複製到汽車領域;再次,王傳福更看重未來的電動車市場,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研究可供借鑒;最後,更為重要的是,比亞迪就像袋鼠一樣,通過育袋(各種技術經驗、生產經驗、創新經驗等),穩妥地培養小袋鼠(新的產業或者產品),從資金到技術都傳承到了新的領域。隨著汽車這隻“袋鼠”不斷長大,比亞迪汽車也長出了兩條“新腿”:在產品技術方麵,實現了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的雙向發展,傳統汽車做現有的市場,電動車著眼未來市場;同時,鐵電池技術實現突破,已經應用到汽車等領域;而在市場營銷方麵,則通過國內外兩個戰場進行多層次的營銷戰。
行動指南
我們從比亞迪的擴張模式可以看到:首先,在擴張前一定要做到新舊業務的傳承,或者是技術,或者是生產,或者是資金。傳承得越多,就越能更大地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沒有傳承就等於從零開始,風險很大。其次,在進入新領域前,一定要抓住客戶的核心需求,而這種需求可能恰恰是對手所不能滿足客戶的,或者是對手的軟肋。成功的企業各具特色,但其成功經驗往往通過同一條路徑,那就是麵向市場、麵向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