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比財富更珍貴的是視野
我最大的收獲不是成功募資16億元,而是認識了相當一批國際投資基金,視野前所未有的開闊。
——摘自2003年11月《河南畫報》
背景分析
創業初期,王傳福本來是不看重資本運作的,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了資本的力量,並嚐到了國際資本的甜頭。“僅僅兩周的環球路演,就認識了世界各地的基金經理。而比亞迪上市的結果,也證明了它受到有實力的國際機構投資者的追捧,90%比例的配售部分獲得了7倍超額認購。包括Capital International這樣擁有數千億美元資金的巨型基金也青睞於比亞迪。”這種喜悅是難以言表的,資本的進入,必將解決企業快速發展所需要的龐大資金問題,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穩定、長期的融資渠道,企業借此可以形成良性的資金鏈。此外,成為公眾公司,不僅知名度大大提高,公信力也有提升,從而積聚更多的無形資產。但是,王傳福看到的卻不隻這些,他似乎更看重與國際投資基金交流後視野的開拓。即王傳福更看重由此獲得的精神財富——視野、知識、智慧。由此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王傳福總能走在市場前沿,這種看重視野、渴望知識的性格就是其成功的秘訣。
行動指南
物質財富往往是外在的,也是非常有限的。有人雖然擁有房產、汽車等,但所謂的擁有隻是一份使用權或保管權而已。佛教說財富是五家共有,或是天災、或是人禍,都會將它們化為烏有。所以,這些身外之物是虛幻不實的,隨時都可能更換主人,而內在的精神財富才是我們真正可以依賴的無價之寶。擁有了知識、視野等精神財富,物質財富也將隨時可以獲得。因此,精神財富才是物質財富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