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
不願意多賣
如果他真投進來5億美元,就要給他20%的股權,那就得稀釋管理團隊的股權。
——摘自2009年11月《中國周刊》
背景分析
不同的社會階層對企業家的責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企業家的職責有很多。但是,有一個職責是統一的,那就是需要將自己的企業經營好。這就要求企業家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員工負責,甚至對社會負責。而對員工負責不僅是給予其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當員工的利益受到衝擊時,企業家應如何處理?2009年7月底,巴菲特委派中美能源總裁索科爾到深圳與王傳福為首的管理團隊見麵,並參觀了比亞迪的技術博物館。4天後,索科爾飛回美國,很快就給王傳福回複,稱要投資比亞迪5億美元。對此,王傳福卻認為:“如果他真投進來5億美元,就要給他20%的股權,那就得稀釋管理團隊的股權。”其實,從企業發展角度看,資金越多對企業發展越是有利,就有更多資金進行研發。但這會稀釋高管層的股權。於是,第二天王傳福給了索科爾一個他意料之外的答複:“不能接受如此大規模資金的投資。”“股神”的投資被拒絕了,這在巴菲特成名後的幾十年裏,還是頭一遭。巴菲特得到回複之後,考慮再三,最終於2009年9月29日中美能源和比亞迪在香港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中美能源以232億美元購入比亞迪約225億股,每股作價8港元,約占比亞迪股份的10%。比亞迪是繼中石油之後,巴菲特入股的第二家中國企業。
行動指南
如何檢驗企業家是不是負責任的?很簡單,當其職責與責任發生抵觸時,看企業家怎麼辦。當企業家的利益與員工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他又是如何化解的。暫且不論“不願多賣”是對是錯,隻是希望以此告誡企業家們:請對員工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