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
逼迫自己創新
我們一生下來就要和大眾、豐田在同一個賽場比賽。如果我們延續大眾和豐田當年的思路發展的話,我們早就死了。因此我們要把別人20年走的路用5年走完,想要用出奇製勝的戰略把對手打下去,我們就要創新。
——2010年王傳福接受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公司的力量》欄目組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生存壓力會激發創新意誌。在施樂公司剛出世的時候,它造出了一天可以複印1 000張的複印機,但當時大家接受的主流技術是一天印15張。此外,加上施樂公司的每台複印機比原來的價格貴10倍,導致大眾很難接受。其競爭對手為了穩固市場,也不會推薦這種技術,甚至還設置種種障礙。被逼無奈之下,施樂公司創造出新的營銷模式——把複印機租賃出去。施樂公司通過這樣的方式拓寬了市場,並逐漸把高端複印機架到了客戶的辦公室。就像一個生態係統,隻有在生存競爭的巨大壓力下才能充滿活力,才能有進化。其實,很多企業都是在被逼無奈下開始的創新征途。
比亞迪就是如此,無論是創業期做電池還是多元化開拓汽車市場,每次進入前都有強勢企業盤踞。就像汽車行業,比亞迪要和大眾、豐田在同一個賽場比賽,這種實力懸殊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按照常規打法,比亞迪沒法贏。王傳福不得不從一開始就創新。企業隻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這是個優勝劣汰的世界,無論多麼優秀的企業,隻要它停止創新,離死亡就隻有一步之遙,因為對手正緊跟在後,隨時可能超越你。作為剛進入某個領域的企業,創新更是脫穎而出的最佳法寶。
行動指南
創新的方法其實並不複雜,隻要從市場趨勢、競爭對手策略和消費者需求三個角度出發,再盤點企業自身的資源情況,就可以找到很多創新策略。創新,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