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
學習精神
我可以自己看書。我本來就是理科出身,不可能看不懂汽車工程方麵的書籍。
——摘自2009年3月《名牌》雜誌
背景分析
當《名牌》雜誌采訪王傳福的時候,王傳福透露,在造汽車初期,他的助手曾經建議請日本工程師來給王傳福上上課,但被王傳福拒絕了,他認為:“我自己看得懂書。”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誌在對企業家定義的時候,特別提到了學習能力。他認為,“我們做事情的環境不停在變,我們就要不停調整自己的戰略。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能力是要很強的”。同時柳傳誌還列出比例,30%從書本上得到,更多部分從實踐中得到。相對柳傳誌而言,王傳福對於學習的要求似乎更為“偏激”——臨時學習也派上大用場。一開始做電池時,王傳福資金不足,無法建造跟競爭對手一樣的現代化電池生產線。有一次,他參觀了一家日本電池製造廠後,深受啟發,於是就將生產流程拆解為人力加流水線的“半自動化”方式,獲得了巨大的成本優勢,並很快與摩托羅拉、戴爾、諾基亞等巨頭建立了合作關係。王傳福曾赴台拜訪郭台銘,他得出的結論是:“你郭台銘能從連接器逆向整合進入IT、手機整機製造,我也同樣可以。”古人說:“學以致用。”隻要善於學習、勇於學習,並有效地借鑒和化用,距離成功也必然很近了。
行動指南
“好好學習”其實不應隻是口號,而應作為成長利器。首先,創業者要敢於學習,不要不懂裝懂,要勇敢地學習。其次,創業者要善於學習。一是向所處行業中最好的標杆企業去學習,二是有針對性地帶著問題從圖書報刊裏學習。保持空杯心態,必然能學到真知。三是能學以致用。學習是為了用於實踐,不是單純為理論而學習理論。最後,創業者要製造學習氛圍。學習不僅是為了自己,更要帶動整個團隊學習,以此創建學習型組織,提升整個團隊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