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195(1 / 1)

10月19日

敢於失敗

做不好就不要出來見人。比亞迪做的第一款車,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摘自2010年5月《環球人物》

背景分析

在各種書籍報刊中,大家都習慣傳誦著蘋果、微軟等企業的崛起和成功,但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信息:正是無數的失敗才成就了它們的輝煌。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說,“失敗是矽穀成功的鑰匙”。敢於麵對失敗,才能迎來精彩的成功。比亞迪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後,就開始自主研製新車,曆時一年多,投入一個多億,比亞迪研製出了第一輛新車316,正式名稱是F2。新車研發成功後,王傳福極為興奮,立即召集比亞迪在全國的經銷商到上海評審。結果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經銷商看後,要麼不吭聲,要麼直接給予批評,甚至對王傳福說:“王總,這款車你們不要上市了,否則會把你們的牌子砸了。”當晚,王傳福在公司的高層會議上作出決定:將316永遠封存,重新開發。當時,公司高層中有反對意見,理由是上億元的開發費用不應白白浪費。但王傳福說:“做不好就不要出來見人。比亞迪做的第一款車,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在研發新車型的時間裏,由於隻銷售舊型號汽車,比亞迪連年虧損。2005年4月,比亞迪終於推出了新車F3,售價確定在738萬元到998萬元之間,主打中低端市場。上市僅20個月,銷售竟然就突破了10萬輛,成為最快突破10萬銷量的自主品牌汽車。2006年,比亞迪已經扭虧為盈。我們通過這個“破繭成蝶”的案例,再次感受到了王傳福的氣魄——敢於失敗。隻有敢於失敗,才能贏得成功。

行動指南

我們隻要去研究,就會發現:從蘋果到惠普,從聯想到創維,這些成功的企業,當年都經曆過形形色色的艱辛與失敗。因此,作為創業者首先要學會敢於麵對失敗,敢於通過嚐試失敗而找到成功。我們常說的“屢敗屢戰”就是這個道理,失敗之後必將迎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