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
衝上去都嫌慢
當發現比亞迪也有做汽車的市場機會時,我衝上去都嫌慢,我要撲過去。
——摘自2009年12月《南都周刊》
背景分析
南孚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來茂曾經5次抓住機遇,並且戰略實施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第一次是兩年,第二次是九個半月,以後也都以“快”字當頭,由此創造了20世紀90年代震驚中國電池行業的“南孚速度”,最終成為行業第一品牌。敢冒險、決策快和行動快成為陳來茂成功的關鍵因素。很多企業家就是因為具有良好的市場敏銳度,當預感到機會來臨時,敢於率先迅速撲上去,抓住機會,並能夠有效落地和實施,企業因此而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收獲驕人的業績。反之,如果不敢抓機會,決策上優柔寡斷,根本不會成功,隻能坐等“天命”。王傳福就是典型的“快決策家”,當他發現汽車產業的機會時,就快速切入並采取行動——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吉馳汽車模具有限公司,他的行為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但王傳福敢於堅持。他始終堅信自己的判斷,帶領比亞迪進入汽車產業並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事後,他曾經多次表示:“當發現比亞迪也有做汽車的市場機會時,我衝上去都嫌慢,我要撲過去。”王傳福的話曾經被很多人認為是 “頭腦發熱”。可是,短短的幾年時間,比亞迪就樹起了汽車品牌大旗,實現了比亞迪從原始設備生產商到原始設計製造商再到原始品牌製造商的突圍。結果證明了王傳福的判斷是正確的。在信息發達的時代,機會稍縱即逝,你不去搶,別人就會去奪。
行動指南
世界上並不缺乏機會,關鍵看能否發現機會、捕捉機會。我們一直認為浙商機會好,其實是他們善於捕捉企業的每一次發展機會。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在敏銳地發現了機會後,總能迅速而恰當地利用這些機會。阿裏巴巴的馬雲、紅蜻蜓的錢金波、康奈的鄭秀康……每個人都善於抓住機會,並快速掌控到手,因此都成就了自我,做大了企業。實際上,比別人先知先覺是其次,感覺到並能第一個抓住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