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197(1 / 1)

10月23日

成功的本質相同

成功的本質都是相同的,就是達到一般情況下別人所無法實現的目標。

——2009年4月王傳福接受《南都周刊》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當年,IBM公司在轉向大型機時,幾乎集中了公司所有的資源,而且一旦新產品研製成功,原來的產品就都將喪失市場價值,可謂孤注一擲。同樣,波音公司在轉向民用航空機生產時,正是經濟衰退期,也是破釜沉舟。王傳福似乎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在1995年,王傳福毅然辭去“鐵飯碗”,懷揣借來的250萬元,帶著20多名員工,在一個租來的舊車間裏創辦了比亞迪。此時,他已經沒有後路。而在電池市場,他麵對的是具有龐大資金和渠道影響力的日係電池企業。打敗這些企業,似乎是一個難以觸及的目標,但是,王傳福的目標就是要成為“電池大王”。到1997年,比亞迪搶占了鎳鎘電池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2002年,比亞迪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資1637億港元。就在電池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王傳福又開始造新“航母”——在此起彼伏的質疑聲中收購了秦川汽車77%的股份。結果,用6年時間,比亞迪從零做起,汽車銷量實現連年幾乎100%的增長。有句名言說得好:“不怕沒實力,就怕沒信心。”能否成功就看你是否有信心完成大家往往不敢想的目標。2007年9月,王傳福又樹立了新目標:“比亞迪汽車的目標是2015年做到中國第一,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又是在一片質疑聲中,王傳福開始了新的市場“長征”路。

行動指南

作為創業者就應該有超越極限的精神。有成就的企業家都是目標遠大的野心家,有目標才有成功,有遠大的目標才有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