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198(1 / 1)

10月24日

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我不相信別人能做到的,自己會做不到。

——摘自2009年12月26日 《經濟觀察報》

背景分析

1995年,29歲的王傳福辭去了安定的工作,當他向表哥呂向陽借錢創業時,呂向陽當即勸阻:“你是國家幹部,為什麼要冒險下海呢?”王傳福卻堅持己見,並充滿信心:“我是研究電池的,我相信自己能做好,相信電池行業的潛力。”在創業初期,也曾有人問他是否有後台,王傳福舉起雙手,告訴他這就是他的後台。這種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精神,在王傳福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王傳福成長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先後因病去世。他的兄嫂撫養他,並鼓勵和支持他上了大學。這些生活的磨煉讓王傳福養成了“求人不如求己”,自立、自強的習慣。憑著這種精神,他打敗眾多強敵,成為名副其實的“電池大王”。在進入汽車產業之前,王傳福一點汽車技術都不懂,甚至連車都不會開,但他相信自己,通過自學——讀了數百本汽車技術書籍成了汽車技術通。在關鍵時候,王傳福首先是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星雲大師曾經講過這樣的故事:“普通百姓遇到難事了,都會去燒香,口裏念道:‘菩薩保佑!’和尚遇到難事了,他也會去燒香,口裏念:‘菩薩保佑!’”他問道,“你們知不知道如果菩薩遇到難事了,他會念什麼?”眾聽者麵麵相覷,星雲大師接著說道:“菩薩也是念:‘菩薩保佑!’”接著,他進一步解釋道:“求人不如求己啊!”而王傳福從零起步到今天的輝煌,也恰恰體現出了“信己”、“求己”。

行動指南

機會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就看我們是否能通過主動與勤奮,讓它變得絢爛無比。人性都是強悍的,甚至可以超越極限。隨著一次次超越,這個限度也會一次次擴大,我們也會在迎接更大挑戰中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