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管理日誌228(1 / 1)

12月10日

命名文化:產生聯想

名字是一種傳播,任何東西傳播都有動力和阻力,名字好記傳播阻力就小。

——摘自2007年8月9日王傳福在比亞迪F6下線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媒體采訪王傳福的時候,曾經問F6是什麼意思,王傳福回答:“我們取名的時候盡量取得比較通俗,取大家記得住的名字,以此來傳播我們的品牌。以‘F’來規劃我們的轎車,很好記,很好傳播,傳播阻力小。‘F’有什麼意思呢?要找一個意思也可以,‘F’就是First。First就是第一,以這個來命名,我們這樣來詮釋‘F’的意思,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傳播。如果中文傳播阻力小也會取一些中文名字,一切都是為了討好消費者,消費者喜歡什麼樣的我們就起什麼樣的,我們別無選擇。”“BYD”也有很多解釋,有人說是“Bring You Dollar(給你帶來美元)”的意思,也有人說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夢想)”的意思。對此,王傳福都付之一笑:“名字隻是一個企業的代號,隻要人們記住有這家企業就行了。”其實,無論是哪種解釋,“比亞迪”這個名字已經進入人們心裏,甚至產生了眾多美好的感受,這就已經足夠了。

行動指南

商業就是經營眼球,營銷更是要搶人的眼球,吸引人們的注意。因此,在產品命名上,很多企業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其實,在產品命名時注意三點就可以了:第一,名字要符合產品的特性,並針對目標消費群,即符合這個群體的心理特征和消費需求;第二,名字要容易記,容易傳播,不繞口,比如旺旺、娃哈哈等;第三,最好把賣點融入名字裏麵,比如全球通等。當然,如果產品名字與企業文化能產生聯想,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