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程序,接下來就該大肆封賞功臣了。
這也是極為重要,大家最為期待的一項程序。辛辛苦苦這麼長時間,就是為了分紅的這一刻。
出了不少力的曹騰同誌封為費亭侯,升任大長秋,加位特進。特進是官職名稱,這個崗位不是一般官員能得到的,必須是有特殊貢獻的人才能加位特進。雖然這隻是形式上的沒有實權的散官,但卻代表著領導對你特別的待遇和獎勵,以期你能繼續發光發熱做出更大的貢獻。
曹騰到達了他人生事業的巔峰。
史上唯一一個有皇帝稱號的宦官
延熹二年(159),漢桓帝劉誌在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徐璜、唐衡等人幫助下,發動奪權鬥爭,斬殺飛橫跋扈的梁冀。本著斬草必除根的覺悟,不管是梁冀的親朋好友還是其他梁黨成員,總之隻要是與梁冀沾點邊兒的還在單位上班的公務員,一律清除。這樣做的後果是,朝廷各部門基本沒人了。與此同時,對梁冀的抄家工作也基本完成,查抄梁冀不法財產共三十億錢,“以充王府,用減天下租稅之半”。(《後漢書》)
可怕,實在是可怕,梁先生結黨人數之多,貪汙贓款之巨,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但是,作為梁黨資深成員的曹騰同誌卻成了漏網之魚。很不可思議,因為這很不應該。
可能有人會說劉誌念在當年他擁立自己有功的份上饒了他一命。這個可能性不大,他還是梁冀扶上去,要這麼說,他也不該殺梁冀。要知道,為了權力,他們可是六親不認,甭管你是誰,要你死你就得死。
曹騰之所以逃過一劫,我的推測是此時曹騰已退休,不在朝中,幸免於難,甚至他早已不在人世。
曹騰最有可能是在和平元年(150)梁太後死後選擇了退休,太後一死,身為太後宮中總管的曹騰要想再就業已不可能,退休是最好的選擇。史書記載他在宮中工作了三十多年,120年他當了劉保的同學,可以肯定,之前他已經在宮中呆了數年。所以他是在150年左右退的休,從而躲過了這一劫。
作為一個宦官,能在二十四史中留下自己的傳記,相當了不起;作為一個宦官,能讓史官在自己的傳記中寫上“未嚐有過”四個字,相當有道行。
三國魏太和三年(229),曹騰孫子的孫子曹叡追封他為高皇帝,使曹騰成為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有皇帝稱號的宦官,也算是宦官界的光榮吧。
曹騰為曹家的發展壯大開辟了道路,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曹操。
身世不明的老爹
地球人都知道,宦官是沒有生育能力的。死後,辛辛苦苦幾十年撈的財產、封的爵位是無法帶走的,那該怎麼辦?宦官們很傷腦筋。
對於廣大宦官同誌來說,漢順帝劉保絕對是個好領導。他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了解決宦官們的後顧之憂,好讓他們一心一意地給自己當奴才,陽嘉四年(135),劉保出台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重要政策,允許宦官收領養子以繼承家產、爵位。此外宦官還可以娶老婆(當然隻是在形式上滿足一下而已)。宦官們拍手稱慶,紛紛稱讚陛下聖明,是一個貼心的好幹部,於是便都出去找兒子了。
曹騰同誌不甘落後,積極響應領導號召,收養了一個兒子,即曹嵩,字巨高。
曹嵩的身世一直是個謎,“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三國誌》),陳壽的這句話似乎是在刻意隱瞞什麼,不得而知。《曹瞞傳》與郭頒《魏晉世語》都說曹嵩出自夏侯氏,是夏侯惇的叔父。而曹家與夏侯家關係很鐵,似乎也證明了這一說法。
但是也有人(本人亦在其列)認為曹嵩本來就是曹家的人,是曹騰的哥哥過繼給曹騰的。曹騰發達了,曹家肯定跟著脫貧奔小康。雖然哥哥們沒文化(有文化的話早就去做官了),但娶一房媳婦兒應該不成問題。那時又沒有計劃生育,想生多少生多少,送給曹騰一個還是很合乎道理的。清末大太監李蓮英的養子不就是從他兄弟那兒過繼來的嗎。
曹嵩雖不是曹騰的親骨肉,卻繼承了曹家老實厚道的優良傳統,為人低調,從不打著養父的旗號跑出去作惡。
憑借養父的關係,曹嵩做了司隸校尉,漢靈帝時期,成了大司農(財政、農業部長)、大鴻臚,承襲父爵費亭侯。
可能是頭腦發熱,官迷心竅,靈帝在西園賣官時,曹嵩花了一億錢買了太尉一職(曹騰一共為四位皇帝打過工,肯定吃了不少回扣,他們老曹家不差錢)。後來的反曹人士咬住這一點不放,一罵再罵,罵的是狗血淋頭。如果曹嵩泉下有知,一定會活過來再自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