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宦官中的成功人士,曹騰很自豪,很驕傲。有老同學劉保罩著,又是宦官首領,再也不用害怕受人欺負了,誰還敢欺負他啊,他不找你的麻煩就謝天謝地了。如果是換做了別人,此時一定忘乎所以,橫行霸道。但曹騰仍是低調做人,他頭腦很清醒,時刻謹記著自己的身份隻是一個宦官,一個奴才,不該做的事別做,管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正是這種風格救了他。
那個時代的大宦官都是身敗名裂,悲慘收場,遺臭萬年,隻有謹慎低調的曹騰一人全身而退。
性格決定命運,至理名言。
曹騰的選擇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轉眼十八年過去了。
這些年,曹騰同誌還是很滿意的,靠著與劉保的同學關係,要風有風,要雨有雨,,生活得很滋潤。
然而,這一切在建康元年(144)發生了改變。因為這一年劉保死了,曹騰失去了靠山。
即位的劉炳小朋友才兩歲,第二年就掛了,八歲的劉纘上崗,小朋友膽子很大,當著朝臣的麵指著梁冀的鼻子說“此跋扈將軍也”。我靠!小小年紀就敢當麵罵我,長大了還不吃了我啊。梁大將軍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不做二不休,擺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架勢,把劉纘毒死了(沒有辜負“跋扈將軍”的美名啊)。
劉纘隻有九歲,沒來得及留下龍種。國不可一日無君,天下不可一日無主,當務之急必須馬上找一個姓劉的填補皇位的空缺。
候選人有兩個。
候選人之一:劉蒜
爵位:清河王
支持者:太尉(國防部長)李固、司徒(行政首長)胡廣、司空(最高監察長)趙戒、大鴻臚(外交部長)杜喬等支持理由:劉蒜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與皇室血統最近年齡最大。
候選人之二:劉誌
爵位:蠡吾侯
支持者:梁太後、梁冀兄妹等
支持理由:劉誌是梁氏兄妹的準妹夫。
由於評委們意見不一,一時很難決定由誰當選下一任皇帝。
候選人很著急,評委很著急,曹騰也很著急。
在官場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現在的曹騰已不是當初那個乳臭未幹的青澀少年,他成熟了,學會了投機。他知道,老同學劉保不在了,要想繼續在這混下去,必須重新找一座靠山。舉目四望,能投靠的人實在不多,經過一係列考察評估,曹騰決定投靠梁冀。
早些時候曹騰是打算站到劉蒜的隊伍裏的。他提著禮品,屁顛屁顛奔著劉蒜家去了。令曹騰同誌沒有想到的是,人家劉蒜根本就沒瞧上他,都不待見他。碰了一鼻子灰的曹騰同誌很尷尬,很窩火,也很害怕。要是你當了皇帝,我前途肯定完蛋,所以不能讓你當皇帝,絕對不能!
隻能把寶押到劉誌身上了。為了自己的前途,坐立不安的曹騰等人連夜去梁冀家串門子。
梁冀何許人也?一個長得很對不起觀眾,影響市容的惡霸;一個貪戀財色,患有妻管嚴的流氓;一個厚顏無恥、道德淪喪、心狠手辣、不講道理的人渣!
他一生,好事不做,壞事做盡!他連皇帝都敢殺,還有什麼不敢做的事。身為大將軍(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他手握兵權,而且黑白兩道都混,誰要是得罪了他,趕緊回家跟老婆孩子告個別吧,明天你就得去見閻王。
一句話,梁冀,跋扈將軍也,沒人惹得起!
想要平安無事的呆在這兒,投靠他,確實沒錯。但這同時意味著你站在了公道的對立麵。然而此時此刻對曹騰等人來說,前程顯然比公道重要得多。
梁大將軍在百忙之中熱烈歡迎和接待了曹騰一行人,賓主雙方在親密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會晤。雙方回顧了多年來的傳統友誼,並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曹騰同誌指出:將軍乃皇親國戚,手握大權,家中打手眾多,他們大錯常犯小錯不斷。清河王是個聰明人,如果他當皇帝,一定會先整您(注意這句話),而劉誌當選的話,將軍可永保富貴。梁冀同誌對此深表讚同,表示會認真考慮,同時也再次表達了自己擁立劉誌的立場。最後雙方一致認為應該繼續加強各領域的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東漢宦官與外戚勢如水火,曹騰與梁冀走到一塊兒是極為特殊的一頁,共同的利益把兩人推上了同一條船。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時間不多了。
第二天,梁冀召開了緊急會議,與會者包括李固、杜喬、胡廣、趙戒等公卿大臣。會上,梁冀再次申明了自己支持劉誌的立場,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惡霸嘴臉,態度極其蠻橫。大家都清楚梁冀的為人,為了人身財產安全,選擇了做好漢,好漢不吃眼前虧,並紛紛表示惟大將軍馬首是瞻。但李杜二人本著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大無畏精神,堅決地支持劉蒜,梁冀氣得袖子一甩,散會!
李固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固執的人,他深信正義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於是又給梁冀同誌寫了一封信,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投劉蒜一票。梁冀徹底憤怒了,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於是與梁太後一合計,罷免了李固,立劉誌為帝,是為漢桓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