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戰略合作夥伴(1 / 3)

孔明出使江東

劉表的死訊傳到了江東,魯肅請求去參加劉表同誌的追悼會,伺機探探荊州形勢好見機行事。

江東很想吃掉荊州這塊肥肉。魯肅同誌怕去晚了會被曹操占得先機,於是快馬加鞭往襄陽趕。到了夏口魯肅得知曹操已經南下荊州,更是日夜兼程以期能趕在曹操之前抵達襄陽。

魯肅終究還是去晚了。

在南郡,他得知劉琮投降曹操劉備逃跑後,立即動身繼續前進,終於在當陽長阪見到了狼狽不堪的傳說中的劉備同誌。

兩人在極其簡陋的環境中舉行了會晤,劉備對魯肅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魯肅代表孫權向劉備致以了誠摯的問候。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魯肅反複強調江東的立場,希望劉備能與江東合作共抗曹操。劉備對此表示讚同。為了跟旁邊的諸葛亮同誌拉關係套近乎,魯肅跟他說你哥諸葛瑾是我的朋友,你自然也是我的朋友。兩人從此結交。

但是這可不是開會的時候,曹操還在後頭追呢。劉備一夥人繼續跑,魯肅也跟著跑,一口氣跑到江夏才停下來,回頭一看,還好曹操沒有追來。

諸葛亮聽從劉備的召喚,走出農村,來到了劉備的身邊。但是他並有獲得表現的機會,因為劉備不是寄人籬下就是在逃跑,如今更是到了走投無路的田地。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危難關頭,他挺身而出,請求出使江東洽談合作事宜。

劉備單靠自己無論無何也幹不過曹操,唯一的希望就是求救於孫權,建立統一戰線共抗曹操,劉備把希望寄托到了諸葛亮的身上。

諸葛亮帶著劉備等人的希望與期待上路了。這是他第一次接受任務,也是第一次在世人麵前露臉。他必須說服孫權,否則劉老板就真的杯具了!

任務艱巨!

諸葛亮來到江東受到了孫權親切接見,隨即在親密友好的氛圍中舉行了會晤。

諸葛亮指出:“方今天下大亂,將軍占有江東,劉備在漢南,與曹操爭奪天下。曹操剛剛拿下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劉備隻好選擇逃跑。將軍自己掂量掂量,能和曹操打就和他打,不能和他打就早點投降,男子漢大丈夫別猶猶豫豫的,否則大禍就要臨頭嘍!”

孫權問道:“既然你說的這麼好聽,他劉備怎麼不投降呢?”

諸葛亮說:“當年的田橫都堅決不投降,更何況劉備是王室的後代,英才蓋世,眾人景仰(努力抬高劉備的身價),如果他成不了大事,那是老天爺沒長眼(此乃天也),怎麼能投降曹操呢!”

孫權有些生氣,他繼續問道:“劉備剛剛慘敗,他憑什麼跟曹操作對呢?”

諸葛亮同誌給孫權認真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勢:“劉備雖然慘敗長阪,但是還有一萬人能戰鬥,劉琦那邊也有一萬口子,夠曹操砍得了。(1)曹操遠道而來,現在已經進入了疲勞期,為了追劉備,一天一夜竟然跑了三百裏,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2)況且北人不擅長打水戰。(3)荊州的士兵迫於形勢所逼才歸順了曹操,其實他們心裏並不服氣。隻要將軍與劉備團結一心眾誌成城,一定能打敗曹操。曹操兵敗必定回到北方去,到那個時候,嘿嘿,荊州東吳的勢力大增,鼎足的局勢就形成了。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史載,孫權同學聽完諸葛亮慷慨激昂的演講後熱血沸騰躍躍欲試,表示與曹操不共戴天勢不兩立,隨即派周瑜等人去打曹操。

其實史書的記載不一定都是真的,我們需要認真的思考和分析,判斷出真偽,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如果孫權真像史書記載的這樣如此不冷靜如此衝動如此魯莽,那他就不是孫權了。

這可是關係到他的生死江東前途命運的大事,憑諸葛亮三言兩語就能打動孫權?不可能的事!

領導不同於參謀,參謀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說出來就可以了。而領導必須在這些意見和建議中做出選擇,而且是單選題,隻有一次機會。領導的抉擇是很重要的,對了,就可以帶領百家奔向光明;錯了,一起下地獄。抉擇,需要明銳的洞察力準確的判斷力。更需要勇氣,你的抉擇決定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命運,還有你的家人、朋友、部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