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文人相輕,武士何嚐不是呢。
張遼、樂進、李典等人平時關係很不融洽,誰也瞧不起誰。但他們分得清楚什麼是重要的是麼是次要的。
外麵是十萬敵軍,現在他們必須團結一心眾誌成城才有希望擊退敵兵,以大局為重,把情緒拋到腦後,這就是他們能成為名將的原因之一。
張遼、樂進、李典三人誰也不喜歡誰,但此時,他們明白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戰友,同生共死的戰友!
李典、樂進對張遼的話表示讚同,並且達成一致,遵照領導的指示辦!
當天夜裏,張遼組織了一直由八百人組成的敢死隊,張遼豁出去了,親自出任隊長。那天的晚飯很豐盛,炊事班特意為敢死隊殺牛煮牛肉吃。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這八百勇士最後的晚餐。
現在的士兵夥食比古代強多了,頓頓四菜一湯。古代的士兵夥食條件是相當艱苦的,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還想吃肉?做夢去吧!
但是有兩種情況是可能有肉吃的,一是打了勝仗開慶祝會,二是在死戰之間。中國人厚道,死囚臨死前都要為他們準備豐盛的飯菜,上陣殺敵的敢死隊員更不能虧待了。敢死隊是去拚命的,十之八九回不來,你不僅要管飽肚子,還要讓他們吃好喝好。
第二天一大早,在張隊長的率領下,八百敢死隊隊員衝出城,衝進了孫權大軍之中。張隊長被甲執戟,衝在最前邊,上去就砍了數十人,斬殺二將,邊砍人便咋呼,我就是張遼,不怕死的上來之類的。
張隊長不要命地砍人,還有配音設備,孫權軍都被鎮住了。眨眼功夫,張隊長就殺到了孫權麵前。幸好部下反應快,把他拉到了一塊高地上,警衛隊拿長戟護著他。張隊長不依不饒,朝孫權大喊,有種就下來和我決戰!
見過猛的,沒見過這麼猛的,孫權同學嚇得都不能動了。但很快他就鎮定了下來,他發現張遼的部眾很少很少,這時候孫權大軍把張遼敢死隊層層包圍了。
名將就是名將,張隊長如入無人之境,左突右衝,殺出了一條口子,數十名敢死隊員跟著突圍而出,還在包圍圈中的其他隊員大喊:“將軍要拋棄我們嗎?”張遼二話不說又衝進了包圍圈,帶領他們殺出重圍,孫權大軍人數雖多,他們卻都是珍惜生命的人,沒人敢上去阻攔。
雙方從早晨打到中午,孫權沒有占到半點便宜,反而很受打擊,十萬人竟然幹不過人家八百人,實在說不過去。但午飯時間到了,雙方停戰,收拾東西回家吃飯。
張遼回到城中,大家歡欣鼓舞,守城的信心越來越強。
勝而後守,守則必固。
孫權包圍了合肥城十多天,沒幹出半點成績,看來眼前的這座城注定不屬於自己。
撤軍吧。
沒想到這一撤差點被張遼活捉了。
孫權大軍撤退的時候身後一直有雙眼在看著他們,這雙眼睛的主人叫張遼。
此時要是換作別人,看到敵軍撤圍必然是把懸著的那顆心放下來,感謝菩薩保佑,善哉善哉。可合肥的守將偏偏是張遼,人手雖然少,但也得在你走時咬你一口,讓你掉塊肉,留個紀念。
張遼站在城牆目送孫權撤離,他在等待著時機。
孫權同學雖然很失望,但作為領導,他還是發揚了一下風格,讓大部隊先撤,自己最後一個走。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差點要了他的命。
張遼同誌肉笑皮不笑,孫同學真是配合啊,不去送送你還真對不起你。等孫權的大部隊走遠,張遼、樂進又一次衝出城門,向孫權追去。在逍遙津北邊追上了孫權。孫權沒料到張遼竟然敢追擊來自己,趕忙派人去把走在前麵的大部隊叫回來保護自己,但是大部隊已經走遠了,等他們回來估計孫權同學不是被活捉就是被送到了閻王殿。幸運的是張遼他們不認識孫權,不知道他長得什麼樣,找不到目標隻能亂砍。再加上甘寧、淩統拚死保護,孫權當機立斷,二話不說騎上馬沒命地狂奔終於死裏逃生。
張遼注意到了這個騎馬狂奔的人,可惜的是他沒有去追,看來天不亡孫權啊。張遼問俘虜:“長有紫色胡須的那個將軍是誰?”答:“是孫權!”張遼跟樂進都不知道孫權長什麼樣子,聽俘虜這麼一說,上馬就追,可孫權已經跑遠了,張遼望塵莫及,回來後不斷地歎息可惜、遺憾。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一幕很熟悉,沒錯,當初曹操跟呂布幹架,呂布部將就是吃了不認識曹操的虧,讓他給跑了。
文遠兄,其實你沒必要沮喪,你已經做的相當出色,合肥保衛戰,以七千守軍拒敵十萬之眾,前無古人,恐怕也是後無來者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勇哉文遠!
從此,張文遠光榮當選為江東群眾嚇唬小孩的形象代言人。
顆粒無收差點喪命的孫權意識到攻打合肥是極其錯誤,他不可能把曹操手中的揚州搶過來,呂蒙指出,即使打下了揚州,派七八萬人去守,也夠嗆能守得住。拿下荊州倒是挺現實的。
從此孫權把目標定在了荊州,而曹操更是早已把槍口對準了劉備。
益州
孫權、劉備合作打敗了曹操後,兩人均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離不開彼此,因為有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