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世外桃源(1)(3 / 3)

不管是哪種情況,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偶然。曹操在偶然中拿下了陽平關。

陽平關一丟,漢中徹底暴露在了曹操的眼前。

張魯那邊炸鍋了!如何是好?張魯打算投降,早投降早利索,免的打來打去的,鬧心。但是閻圃認為現在投降的話很沒麵子很掉價會被人看不起,起碼也得稍微抵抗一下,然後再投降,這樣功勞才是大大的。

張魯接受了閻圃先生的建議,跑到了巴中。同誌們都勸他把倉庫裏值錢的東西全燒了,堅決不能留給曹操。張魯畢竟是領導,還是領導的水平高,他說這些東西都是國家的,應該還給國家。他把所有的寶物封藏好才跑路。要是走私古董的那幫仁兄能有這覺悟就好了。

曹操輕輕鬆鬆拿下了漢中。他對張魯同誌的表現做出了高度評價,並派代表親切慰問了張魯。張魯是個給他一個台階就會下的人,他領著全家人拜訪了曹操,受到熱烈歡迎,張魯被封為鎮南將軍、閬中侯,五子皆被封為列侯。

曹操的秘書劉曄、司馬懿建議曹操順勢取蜀。

劉曄同誌首先讚美了曹操的偉大功績,說他威震天下勢懾海外,隨後指出曹操拿下漢中後蜀人聞風喪膽,大軍南下必能一舉拿下益州。他同時指出劉備是個人物,手下有關羽、張飛兩個猛人,現在不取蜀,將來一定是禍患。

司馬懿同誌說劉備使詐騙取了益州,益州人民還不服他又跑去跟孫權掐架,隻要我們進軍一定勝利,萬萬不能錯過這個天賜良機。

聽完兩人的演講,曹操沒有心動,他說了一句高水平的話:“人苦無足,既得隴右,複欲得蜀!”

這句話的版權屬於劉秀。當年隗囂割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兩人與政府搞對抗,劉秀同誌寫信給岑彭說:“人苦不知足,既平隴,複望蜀。”意思是激勵岑彭滅掉隗囂後入蜀攻打公孫述。

曹操的意思則是人應該滿足,不能得寸進尺。他否決了劉曄與司馬懿提案,同時意味著他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最後機會。

一周後,從蜀地跑過來地人跟曹操說他拿下漢中後,益州人心惶惶,騷動不安(一日數十驚),即使砍了很多人也不能讓群眾安定下來。曹操又有點動心了,問劉曄,現在還能打嗎?劉曄領會到了領導的意思,曹操的心壓根就不在這兒,於是他搖了搖頭,已經不能打了。

不是益州不能打,對曹操來說,另一樣東西遠比益州重要。

十二月,曹操撤兵回家。

有勇有謀:張飛

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漢中收入囊中,如此順利是曹操沒有想到的。

曹操大軍征漢中時,劉備正在荊州跟孫權耗著呢。一聽曹操對漢中下手了,雞飛蛋打的道理誰都懂,劉備當機立斷,與孫權簽訂停戰協議,回師北上抵禦曹操。

張魯,你千萬要頂住啊!劉備很著急,黃權跟他說萬一張魯完蛋了,益州跟著完蛋。劉備更著急了,想方設法爭取張魯站到他這一邊,於是派黃權去接張魯。但人家張魯說了,寧願做曹操的奴才,也不去當劉備的上賓。真不知道玄德兄怎麼得罪他了。

曹操走後,留夏侯淵、張合打點漢中。

張合率五千人攻下巴西,進入益州境內,一直打到宕渠、蒙頭、蕩石。他的主要目的不是占地,是移民。他要把這裏的群眾轉移到漢中。想法不錯,但做起來難度相當大,劉備絕不允許你這樣做。

當時劉備還在尚州(今重慶),命令巴西太守張飛出兵攻打張合。

拜某本書所賜,一提起張飛,大家腦海中的形象是:胡子一大把,眼珠子瞪得老大,屬於那種兩句不和拳頭就砸到你鼻梁上的類型。人們還給他起了個響亮的稱呼——猛張飛。後來該詞被發揚光大,用來形容那些有勇無謀的粗人。

張飛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