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野心(1)(1 / 3)

荀彧的結局

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從關中回到鄴城。

劉協同學為了巴結曹操,賜給了他三項特權: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我們中國可是禮儀之邦,各種禮節多了去了,數都數不多來。拜見皇帝的禮節好幾套,有了這三項特權,不僅能讓你省去很多麻煩,更能證明你的地位。縱觀中國曆史,能享受到這三種特權待遇的,還真是不多,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西漢開國第一功臣蕭何。

所謂讚拜不名,就是你去見皇帝的時候,你得說“臣曹操見駕”,讚禮官就喊“曹操見駕”,有了讚拜不名這項特權,你隻說“臣見駕”就行了,而讚禮官隻能喊“丞相見駕”。這好像沒有多大區別,要知道,那年頭,對長輩或平輩,你不能叫他們的名,隻能稱呼他的字,比如孟德兄,玄德兄,仲謀兄,隻有皇帝和他自己才能叫他的名字。現在連皇帝也不叫了,你說你的待遇高不高?

所謂入朝不趨,就是見皇帝的時候你不用小跑了,慢慢走就行。天子天子,老天爺的兒子,能見天子一麵,是你三生有幸,是你上輩子修來的福分,你得表現出很急切的心情,小跑著進去,以表對英明偉大的皇帝陛下的尊重。

所謂劍履上殿,就是你可以穿著鞋提著劍去見皇帝。古人都是跪坐在地上的,進門你就得脫鞋(日本、韓國這一套就是跟咱老祖宗學的)。進皇宮你是不能帶任何兵器的,萬一出了事誰負責。

現在曹操可以穿著鞋拿著劍大搖大擺地去見皇帝,可謂威風八麵。

但對曹操來說,這似乎都用不著,因為他基本不去找劉協加強交流增進感情之類的。指望曹操突然發善心向劉協同學早請示晚彙報是不可能滴。

我才是天下的最高統治者,你劉協隻不過是我手中的傀儡,一顆棋子,一個道具,僅此而已。哪天我要是看你不順眼了,廢你如同踩死一隻螞蟻!

老馬同誌告訴我們,物質是運動發展的,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人也不例外。人總是要變的,而且這個變沒有極限,有可能變好,也有可能變壞。社會就是一個大熔爐,可以改造任何人,君子小人好人壞人,當然也可以改造曹操。

曹操變了,此時的曹操已不是彼時的曹操。彼時的曹操心裏想的是大漢念的是大漢,他的誌向很遠大——興複漢室,而且他一直在為這個理想努力奮鬥。如今隨著權力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野心越來越大,他意識到大漢是扶不起來的,大漢的路已經走到了盡頭,這是曆史大趨,人力是無法阻擋的。他現在想的是取而代之,當然這是不能說出來的。

曹操早就想把劉協給廢了,但廢了劉協就等於站到了輿論和公理的對立麵。輿論這東西可了不得,它的力量無人能敵。除了精神不正常低智商人群之外,無人敢與之作對。曹操同誌再牛也不敢跟輿論作對,要不然可真就是全國共討之、天下共誅之了。

不能廢你那就先留著你,反正一切都是我說了算,隻要你不搗亂,好吃好喝管著你。

大家都清楚他曹操比皇帝還皇帝,隻是缺一個頭銜而已,也都明白他篡漢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很多人對自己的前途開始重新評估。為了奔個好前程,他們必須在大漢與曹操之間選擇一個。曹操行情看漲,選他準沒錯。將來他要是廢了大漢建一個新政府,自己可就變成開國功臣了,那可賺大了。

於是朝中相當一部分人士想曹操之所想急曹操之所急,為曹操辦好事辦實事。他們準備聯名上書向皇帝陛下請願,希望陛下晉封曹操國公,加九錫。這種事需要找一個帶頭人,帶頭人必須由享有崇高聲望的同誌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