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最後一戰(2 / 3)

關羽還通知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希望他們來幫忙打樊城,以免夜長夢多,可是遭到了拒絕。

有舍才有得,什麼都舍不得什麼都得不到。

徐晃與關羽是老相識,兩人在陣前拉起了家常,扯了一會兒淡,突然,徐晃下馬宣布:“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關羽當時就傻了,“哥,你什麼意思?”“這是國家大事!”雙方一場激戰,關羽敗走,樊城之圍得解。

老謀深算的曹操沒有讓徐晃追擊,另一邊孫權已經開始動手了,得罪人的事讓他去做,自己坐山觀虎鬥。

呂蒙白衣渡江

魯肅同誌死後,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把辦公地點設在陸口,密切注視著荊州關羽的一舉一動。

關羽留著一手呢,他也想到東吳可能會趁自己不在家偷襲荊州,因此在荊州留了一部分兵力,命令糜芳防守南郡、江陵,士仁防守公安,兩人同時還要負責後勤保障。

但是兩人的工作沒做好,關羽很不滿意,而且放出話來:“回來再收拾你們!”

為了打消關羽對東吳的顧慮,呂蒙請病假,以治病為由回建業,由陸遜暫代呂蒙職位。那時江湖上沒幾個人知道陸遜同學。

陸遜一上任就給關羽寫了封信,說關羽如何如何牛叉,如何如何讓人崇拜,極盡吹捧之能事,並且指出自己就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還請關大英雄多多關照。

大忽悠啊!

關羽本來就不把他人放在眼裏,讀完信後更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還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呢。人家也就把他當做三歲小孩哄著。

關羽同誌打仗還是很勇猛滴,但是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

不出所料,呂蒙離任陸遜接任駐防陸口後,關羽立即將荊州守軍調往襄陽參與進攻。

關羽俘虜了於禁數萬人,雖然他們是戰俘,但戰俘也是人,是人就得吃飯,關羽的糧食不夠吃的,就跑到孫權的地盤上擅自拿人家的大米,連招呼都不打,行為極其惡劣。

悲劇開始!

東吳的機會來了!

這時候呂蒙的病好了。自從關羽調走了荊州防軍,呂蒙腰不酸了,背不痛了,腿也不抽筋了,一口氣能跑十裏地,吃嘛嘛香,精神越來越好。

呂蒙同誌及時“病愈”,來不及好好調養,不遠萬裏,奔赴前線。在尋陽,呂蒙把精兵藏在船艙中,讓搖槳的人換上白衣服扮成商人的模樣,晝夜兼程。路上碰到關羽的崗哨就說自己是幹買賣的,上麵又是陪笑臉又是遞煙的,下麵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悄無聲息的幹掉崗哨繼續前進,一直到了南郡都沒被發現。

在南郡,呂蒙脫去了偽裝,亮出了兵刃。

士仁、糜芳選擇了投降。如果關羽能打回來也饒不了咱哥倆,投降算了。呂蒙大軍兵不血刃進入南郡城。

呂蒙進城俘虜了關羽軍家屬,不僅不虐待他們反而發給他們撫慰金。呂蒙嚴令士兵不得騷擾城中百姓,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偏偏有人就違反了。這人是呂蒙的老鄉,他拿了人家的鬥笠,不為別的,隻為用鬥笠蓋蓋軍中的鎧甲,防止日曬雨淋。雖然此人出於公心,雖然此人是呂蒙的老鄉,但他違反了軍紀,呂蒙淚流滿麵,把他斬了。

呂蒙不僅不拿你東西還給你東西,他還早晚派人去慰問救濟城中老者,缺藥的給藥,缺糧的給糧,缺穿的給穿。

一支高素質的軍隊。

呂蒙真是個能人,人家攻城都是扛著雲梯往上衝,呂蒙則是能不打絕對不打,能避免傷亡盡量避免,他先跟守將談判,而且派出的代表都是守將的老相識老朋友,大打友情牌,回回成功,真是把“不戰而屈人之兵”發揮得淋漓盡致。

想當年呂蒙同誌是個職業文盲,大字不認識幾個,寫個報告什麼的都得找人代筆。孫權讓他平時多學習,他說自己很忙沒空讀書,孫權說:“我又不是讓你去搞學問,涉獵涉獵就行了,你還好意思說你很忙,我從小到大堅持讀書,好處很多,你很聰明,悟性高,多讀讀《孫子兵法》、《左傳》之類的。光武帝、曹孟德比你忙吧,人家天天看書手不釋卷,你好好努力吧!”回去之後呂蒙同誌謹遵領導教誨開始啃書,進步很快。後來魯肅同誌跟他聊天,對呂蒙的進步甚是驚奇,呂蒙笑了:“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正因為有了這段談話改變了魯肅對呂蒙大老粗的看法,呂蒙也是知識分子啊。臨死前他推薦呂蒙接替自己。

呂蒙的事跡告訴我們,無論年齡有多大,無論官職有多高,無論工作有多忙,都應該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知識改變命運!

死後成神仙

荊州被孫權攻占的消息傳來,關羽軍中炸鍋了!

樊城沒打下來被徐晃揍了一頓不說,自己的窩反而被人端了,關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