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鼎年
從2009年起,我被聘為上海《文學報·手機小說報》執行主編,這是一份走市場的文學性報紙,圖文並茂,雅俗共賞。現在上海的東方書報亭都有零售,郵局也能征訂,動車上也放,免費閱讀。
自我出任《手機小說報》執行主編後,我一直想主編一套《中國當代手機小說叢書》,我覺得這應該是有賣點的,有讀者市場的,會受到讀者喜歡的,特別是會受到年輕讀者的青睞。
這次內蒙古文化出版社設想推出一套適應市場的精短小說叢書,我馬上想到了“手機小說”這個概念。也是機緣巧合,今年三月,“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征集、評獎、出版活動頒獎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我是評委,應邀出席了這活動,內蒙古文化出版社的丁永才副社長正好到北京參加全國出版社老總的一次會議,我們見了麵,很坦誠地交換了各自的想法,我倆一拍即合,決定攜手合作,打造手機小說的品牌。
有人以為手機小說就是手機上的段子,應該講不是一個概念,因為段子還不能稱之為小說。手機小說是指適合於手機上閱讀的小說。目前,紙質閱讀與手機閱讀並存,主要是3G手機的問世為手機小說提供了極好的閱讀載體。
現在的蘋果手機一屏可以達到144字到196個字,最近我看到我朋友的一款國外的新手機,一屏竟能顯示270個字;電子書一屏可以達到200字左右,這些新的閱讀載體為小說作品提供了全新的閱讀方法,大大便利了隨時隨地的閱讀,不受場地、空間的限製,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深受年輕人的青睞。但不管是蘋果手機還是3G手機,還是閱讀機,其一屏的字數容量畢竟還是有限的,長篇大論的作品、洋洋灑灑的小說再精彩,看起來終究太吃力,就算你心裏想看,眼睛也受不了啊。從人們的閱讀習慣來看,一篇小說3~4屏最受歡迎,最好控製在6~8屏,不要超過10屏。而這個容量正好是那些比較精練的微型小說的字數,這樣,手機小說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
目前來說,手機小說與微型小說區別還不大,或者說手機小說更精練一些。
但手機運行商很快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市場的需求量很大,誰掌握的精短作品越多,誰就掌握了主動,就掌握了未來的閱讀市場,因此,他們很想買斷一些微型小說專業戶的作品版權,暗中的競爭已經開始。
近一兩年來,已有多家公司來洽談版權,國內的是如此,國外的也看中了這塊蛋糕。2010年,我經過比較,選擇把7本微型小說集子的簽約給了《海內外著名作家精品文庫》,這屬於手機讀物。該項目由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與浙江大學出版社聯合策劃,由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合作發行。經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評估,在世界各國共遴選了50位著名華人作家的書集。一是他們的層次高,二是國外的法律比較健全,誠信度高,不會在點擊率上弄虛作假。反觀我們國內的有些出版商,凡暢銷書一般都不印實際的印數,你作家永遠鬧不清到底發行了多少,所謂的版稅也就出版商想給你多少就多少。
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選擇的作家與作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作品精短,適合手機閱讀。這僅僅是開了一個頭,以後,更多的手機運行商與文化傳播公司會加入到這隊伍中來,因為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已發生了大變化,手機閱讀的前景非常誘人。
2011年2月23日,我國新聞發言人趙啟正表示:中國的網民到2010年12月底是4.52億人,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網民的國家之一。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MIIT)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1月,中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6.8834億。同時還在以1.01%每月和17.51%每年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已經無可非議成為全球最大移動通信市場,中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全歐洲國家手機用戶總和。按此推算,到2011年6月份,我國的手機用戶應該在8億左右。試想一下,在這龐大的手機用戶中,隻要有百分之一的用戶閱讀手機小說,這該是一塊多大的蛋糕啊。
而新一代的手機已開始與網絡連在了一起,如果強強聯手的話,手機小說的閱讀前景更加無可限量。
2010年微博迅速崛起,隨之,微博小說也熱門起來。微博與微博小說都以140字為限,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是140個字,而不是100個字或200個字?據我知道,手機短信一條是70個漢字,也就是140個字符。而微博係統開發之時,其實多少個字是無所謂的,但是出於此類傳統規則,沒有考慮2個字符是1個漢字,就直接弄成了140個字。當然,也有例外的,像網易微博163個字,隨心微博這達到333個字。但最初的140字微博流行起來後,就成了不成文的約定俗成,無形中成了一種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