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7、‘坦白’一詞曆來都是褒義詞(1 / 2)

7、

“哦?‘坦白’,還沒犯錯誤?那‘坦白’什麼呀?”田明理似乎糊塗了,“那大標語上、那喊的口號裏什麼‘坦白交代!’‘坦白從寬!’‘坦白吧!’不都是對犯了錯誤的人甚至犯了罪的人說的嗎?那俺坦白,不是也犯了錯誤,甚至犯罪了嗎?”

“就是的,俺看了這兩字也很震驚呢,所以才對明理說了,這才來找您的。”田仁禮又補充了一句。

梁老師聽了兩個學生說的話,想笑卻笑不出來。又想到自己作為一個語文教師,這兩個又都是自己的學生,不禁心裏隱隱作痛起來。於是站起身來,拉過兩把椅子,讓自己的兩個學生在對麵坐下,自己像給學生補課似的說道:

“我都明白了。其實,‘坦白’是一個很好的褒義詞,就是坦坦蕩蕩清清白白的意思。‘坦白’和人們常用的‘老實’‘誠實’‘直爽’‘純正’等一樣都是用於對一個人的品格、道德和操守等評價的褒義詞,而‘坦白’的蘊涵又高於寬於它們,通常是指一個人的品格操守平正清廉直率純正。比如:‘性清方以自處,政坦白而莫欺。’哎?田明理同學,您還記得麥假結束後的那次交流會嗎?”

“記得。”兩個學生正全神貫注地聽著老師的講解,忽然聽到提問,田明理馬上站起來回答。梁老師招招手示意讓他坐下,說道:“現在是課餘時間,咱甭拘束,甭拘禮,隨便點兒,自由談。——那您還記得在你發言後,我說的話嗎?”

“記得!老師說:‘好,胸懷坦蕩。為人就要襟懷坦白!’”

“對!當時同學的發言都不錯,我當老師的聽了都很受啟發。但各具特色,存在差別。有的隻說了好的方麵,忽略了不足;有的光說不足,顯得過於謙虛;你既總結了麥假期間豐富的麥收生活,又坦然地指出了自己愛看閑書的不足。所以,我就產生了‘胸懷坦蕩’的評價。希望全班同學都能做一個胸懷坦蕩的人。這‘胸懷坦蕩’,就是心地純潔,胸襟寬暢的意思,意近‘坦白’,所以我就隨手在本子上記下‘坦白’兩個字。這是對你的很高的褒獎,沒想到卻給你造成了思想負擔。

“其實,‘坦白’一詞曆來都是褒義詞,沒有什麼歧義的。後來由於使用不當,發展到誤用,進而扭曲、畸變,竟然歧義出貶義,進而完全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剛才你列舉的標語、口號的例子,其中,‘坦白交代’還說得通,是‘坦白地交代’的意思,如同‘老實地交代’。‘坦白從寬’,很明顯是‘坦白地交代後從寬處理’的簡化。‘坦白地交代從寬’也是可以的,可是簡化成‘坦白從寬’就欠妥當了。至於‘坦白吧!’顯然是‘你坦白地交代吧’的簡化,這一簡化就更不通了。‘坦白’本來是形容詞,在這些句子中都被副詞化用於修飾動詞‘交代’,可是,簡化的結果竟然把動詞‘交代’簡化掉了,隻保留個副詞‘坦白地’就不成句子了。但是,喊得響了,喊得多了,喊得久了,也就習慣成自然了,於是就把褒義的‘坦白’一詞扭曲變異成為‘坦白地交代’之意的完全貶義的動詞‘坦白’。現在,‘坦白’一詞幾乎沒有單獨使用用於褒義的了。即或組合使用,似乎也僅有‘襟懷坦白’一詞了。這真是咱中華文化的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