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都是爸媽的錯(1)(1 / 3)

媽媽自己不守規矩,對嗎

和媽媽評評理的人:心有疑雲(化名)(女,9歲)

評理裁判:“公平裁判”酷酷熊

事件回放:

我媽媽最喜歡立規矩,無論吃飯、睡覺,做作業,都要我按規矩辦。這倒也沒什麼,我能理解。但是,有的規矩,她要我嚴格遵守,自己卻不遵守。比如,吃飯時不許說話,我一說,她就瞪我,可她自己常常滔滔不絕說個沒完。還有,她不許別人邊吃飯邊看電視,可遇到自己愛看的節目,她端上碗就走了。

心有疑雲的請求:

酷酷熊裁判,我媽媽這樣做對嗎?如果不對,希望您判她要麼改規矩,要麼自己也遵守。

酷酷熊來評理

你的請求寫得很好,它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對疏於以身作則的家長的問責。

規矩這個東西,是用來約束人的行為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的約束,人的行為才不至於出格,妨礙、損害別人。隻有在嚴格的教養下成長的孩子,才能有良好的個人品質,才能在以後的路途上越走越順利。所以,做人做得好,第一條要求就是守規矩。什麼叫“乖孩子”?就是守規矩的孩子。所以本裁判支持媽媽為你製定規矩的做法,這樣能讓你成長為一個更好的孩子。

規矩定出來,是要所有的當事人都遵守的,“規矩麵前,人人平等”,誰也不能例外。比如課堂秩序,每個同學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如果其中有的成員,就是不遵守,那叫什麼?那叫“搞特殊”、“搞特權”。這種現象多了,規矩就被破壞了,失去了權威性,混亂就發生了。如果你經曆過亂班,你就會發現:開頭是上課說話沒人管,後來是自己玩自己的沒人管,最後就沒人聽課,課堂變成了菜市場。所以,負責任的老師,絕對不允許破壞規矩的事情發生。

媽媽表麵上看,很在乎規矩,實際上卻隻要別人遵守,自己卻搞特殊、破規矩。這有一個稱呼,叫做執行“雙重標準”。世界上的不平事很多,其中一類,就是執行雙重標準,比如貪官汙吏,作報告、作宣傳時,總是號召人們要廉潔、要節儉,但是自己卻貪汙受賄、奢侈浪費,這讓人們非常痛恨。

你媽媽對你很嚴格,自己卻做不到,也是執行雙重標準,自然會引起你的不滿,所以,本裁判對你的請求表示支持。有一句很有道理的熟語,叫做“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應該做到”。這才叫“以身作則”。別小看這個成語,它對教育孩子非常重要。媽媽如果自己做到吃飯不說話、吃飯不看電視,要求孩子吃飯守規矩,就有權威,就有說服力,孩子聽得進去;否則,不但說話沒分量,連形象也毀掉了。

盡管本裁判認為理在你這邊,但隻支持你的一個請求:媽媽也得守規矩。因為“吃飯時不得說話”、“不得邊看電視邊吃”,是好規矩,不該隨便改掉。不過,如果媽媽自己不改,你堅決要求跟她一樣做,是個很好的策略,可以逼著她改。

評理結果:心有疑雲的媽媽有錯。

“公平裁判”的處罰:一、媽媽對自己的錯誤作出深刻反省,向親人們保證:凡要別人遵守的規矩,自己率先遵守;二、不得對心有疑雲報複,而應該給予表揚和獎勵。

公平裁判酷酷熊

爸爸生氣時拿我出氣,對嗎

和爸爸講講理的人:羊羊(男,12歲)

評理裁判:“公平裁判”酷酷熊

羊羊的請求:

酷酷熊裁判,爸爸這樣做對嗎?如果不對,我要求他向我道歉,而且以後再也不準拿我出氣了。

事件回放:

我的爸爸心情好的時候對我特別好,大方地給我零花錢。

他還帶我到遊樂場玩兒。

但當他心情不好時就會拿我出氣,比如,前幾天,他在單位沒能升職,回家後,他就找個理由大聲罵我。

我又氣憤又傷心,隻能捶打家裏的毛絨玩具來出氣。爸爸真可恨,為什麼把我當成出氣筒?

酷酷熊來評理

看了你的事情,本裁判的心情有些沉重。羊羊,無辜的你真像一隻可憐的替罪羔羊。

在分析這個事件之前,本裁判先來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向員工許諾,自己每天都會早到晚走。有一天早上,他在家看報紙,看得太入迷,忘了時間。為了不遲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駕駛,結果被交警開了罰單,最後還是遲到了。

他憤怒極了,為了轉移他人的注意力,把銷售經理叫進辦公室訓斥了一頓。銷售經理莫名其妙地挨訓,不禁氣急敗壞,他走出董事長的辦公室後,把秘書叫進自己的辦公室,對他挑剔了一番。秘書無緣無故地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氣,就故意找接線員的碴兒。接線員無可奈何,垂頭喪氣地回到家,對兒子大發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痛斥一頓,也很惱火,便對自己家裏的貓狠狠踢了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