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都是爸媽的錯(1)(2 / 3)

在心理學上,這叫“踢貓效應”。

在你的事情中,爸爸在單位受了氣,回家拿兒子出氣,兒子受了氣,又拿玩具出氣……憤怒的壞情緒就這樣滋生蔓延下去,形成惡性循環。

你爸爸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他沒能升職,可能是領導不公正,可能是他的工作表現還不夠好,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但無論如何,這個結果不是孩子造成的,與孩子無關。你爸爸應該先從自身找原因,自己來承擔責任和後果,而不應該怪罪無辜的孩子。

你爸爸這種做法的危害很大:

首先,這種做法會導致孩子思維片麵,認識偏激,不會全麵地分析問題,不會正確歸因,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卸給別人,怨天尤人,這樣就會失去朋友,誰願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呢?而缺少朋友的孩子往往人格不健全,孤獨而憂鬱。

其次,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會模仿大人這種做法,找到一條發泄不滿情緒的途徑,把煩惱留給別人,把輕鬆留給自己。事實上,你已經受到了惡劣影響,把玩具當成出氣筒,以後可能還會把同學、朋友、小動物當成出氣筒,這樣勢必會影響你的身心健康。

評理結果:羊羊的爸爸大錯。

“公平裁判”的處罰:一、爸爸要深刻反省自己的錯誤,保證以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二、爸爸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

評理人寄語:12歲的男孩子已經是一個小男子漢了,你要堅強勇敢,胸懷寬廣,爸爸雖然有錯,但隻要他知錯能改,你就要大方地原諒他。千萬不要再拿玩具出氣了,也不要拿任何人、任何東西出氣。從現在開始,把自己修煉成一個有胸襟、有擔當的男子漢吧!

公平裁判酷酷熊

媽媽說我是小笨蛋,對嗎

和媽媽講講理的人:陳鄴(男,11歲)

評理裁判:“公平裁判”酷酷熊

事件回放:

媽媽經常對我說:“笨蛋,你怎麼這麼笨啊?你看人家多聰明!”這些話就像利箭一樣射向我幼小的心靈,我的心仿佛在滴血……

陳鄴的請求:

酷酷熊裁判,我媽媽這樣做對嗎?如果不對,希望您判她改正。

酷酷熊來評理

我們經常接到這類投訴,一位網名叫媛媛諱諱的同學告訴我們:“我的媽媽經常說我這裏不好、那裏不好,用一些攻擊性的語言指責我。有一次,我彈琴時不認真,媽媽就說:‘我看你是爛泥糊不上牆!’這句話一直留在我腦海裏,讓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心裏很難受,有一種挫敗感……”

看來,爸爸媽媽用負麵語言指責孩子的現象還不少。每次聽到大人用犀利尖刻的言辭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我的心仿佛也在滴血……

有一本書叫《水知道答案》,作者是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江本勝。這位博士從1994年開始做一項和水有關的實驗,通過對水結晶的科學探索,他發現,水竟然具有複製、記憶、感受和傳達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裝滿水的瓶子上貼上“感恩”的標簽,水結晶居然像一個“心”字;貼上“阿彌陀佛”的字樣,水結晶呈現出七彩繽紛的顏色;貼上“蓮華經”的字樣,水結晶就很像一朵蓮花;貼上“愛”與“感謝”的標簽,水結晶呈現出完整的六角形;貼上“混蛋”的標簽,水幾乎不能形成結晶……

當瓶子上貼上積極的正麵的詞語時,水結晶就會呈現出美麗的形狀或顏色;當瓶子上貼上消極的負麵的詞語時,水結晶就會變得很醜陋。這真是太神奇了,一滴普普通通的小水珠竟然如此敏銳,如此感性,如此富有智慧!

連一滴水都能分辨出詞語的美醜,更何況是人類呢?更何況是心靈最純潔、最敏感、最柔軟的孩子呢?由此可見,如何評價孩子,給孩子貼上什麼樣的標簽,就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多麼重大多麼深刻的影響!

在很多孩子心目中,爸爸媽媽是他們信賴和崇拜的偶像,如果爸爸媽媽總是說孩子笨,孩子就會逐漸相信爸爸媽媽的說法,真的認為自己笨,並按照笨孩子的模式去塑造自己,解釋自己的行為。經過多次強化,這種不良模式就會固定下來,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變笨了。

“你真笨”、“你是爛泥糊不上牆”、“養你還不如養條狗”、“再撒謊就把你舌頭剪下來”、“你太讓我失望了”……有些父母隻圖一時痛快,說出這些傷害、刺激孩子的話,這種“心靈懲罰”實際上是一種“軟體罰”,其惡果不像體罰那樣立竿見影,所以,父母往往會忽視“心靈懲罰”對孩子心靈的摧殘。對孩子人格尊嚴的侮辱。長期被“心靈施暴”的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會比較淡漠,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造成心理扭曲,甚至產生嚴重的行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