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很多孩子寫作文的時候總覺得沒東西可寫,咬破了筆頭也隻能寫出幹巴巴的兩行字。如果堅持每天寫日記,就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生活中鮮活的小故事很多很多,每天注意觀察、思考,然後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你就能積累大量的素材,而且每天堅持寫日記,文筆肯定會越來越好。這樣老師讓你寫作文的時候,你就不會發愁了。
日記的字數可以靈活掌握,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如果這天你很累,作業很多,那不妨寫短一些,哪怕隻花5分鍾寫一兩行字也行。如果這天你比較輕鬆,又有特別值得記錄的內容,你可以洋洋灑灑地寫幾百字,甚至幾千字。這樣靈活掌握字數,你就不會覺得寫日記是沉重的負擔了。
鑒於以上原因,本裁判不支持你的請求。
評理結果:浩浩的爸爸無錯。
給爸爸的忠告:爸爸要求孩子寫日記是對的,但孩子年紀小,不明白這樣做的好處,你應該把其中的道理向他解釋清楚,而不應該逼迫他寫。
你要想出一些巧妙的方法,教會孩子如何輕鬆地寫日記,讓他覺得寫日記不是負擔,而是愉快的事情。
你自己也可以寫日記,給孩子做個榜樣,孩子耳濡目染,才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每天晚上,你和孩子一起寫日記,共同分享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快樂,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寫日記也是一種享受。
公平裁判酷酷熊
爸爸不讓我看課外書,對嗎
和爸爸講講理的人:張家誠(男,12歲)
評理裁判:“公平裁判”酷酷熊
事件回放:
我的作文寫得不錯,因為我長期堅持課外閱讀。前一段時間,我麵臨小升初,爸爸說,如果我考試考得不好,就禁止我看課外書,連高爾基的名著也不讓我看。我愛書如命,離開書就像離開親人一樣。
張家誠的請求:
酷酷熊裁判,我爸爸這樣做對嗎?如果不對,希望您判他把閱讀權還給我。
酷酷熊來評理
一般來說,你的爸爸這類家長是比較罕見、比較另類的。絕大多數家長都恨不得孩子博覽群書,將來成為大知識分子,可是,這位家長居然討厭孩子看書,要把“禁讀”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
爸爸這樣做是不是因為孩子看的書不對頭?看來不是。連高爾基的名著,都要禁止孩子讀。人們不禁想問家誠的爸爸一個問題:“你送孩子上學,目的是什麼呢?”
不少家長以為,送孩子上學,是為了讓孩子學到知識。其實,孩子在課堂上所能學到的知識隻是很小的一部分。你瞧,一本語文書,整整要學五個月,其中能有多少知識呢?原來,學校要教會我們的,主要是學習方法。語文課,要教會我們閱讀和寫作的方法;數學課,要教會我們解題的方法;科學課,要教會我們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課本上那些知識隻是講授這些方法的素材和例證而已。
那麼,孩子的知識主要從哪兒來?從課外閱讀來。學校賦予孩子學習能力,這些能力需要孩子在課外閱讀中加以磨煉和提高,並在磨煉和提高中不斷積累知識。
國家教育部規定,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學生最起碼要完成3000萬字的閱讀量,而全部教材隻占7%左右的閱讀量。也就是說,孩子90%以上的知識都要通過課外閱讀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