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我們想要的自由(4)(1 / 2)

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學校一般都設有圖書館、閱覽室,並且會不斷增加其藏書量。學校幾乎每年都會開展“書香滿校園”活動(又稱“讀書月”活動),舉辦讀書講座,倡導愛讀書的良好風氣。有的校長甚至會親自抓課外閱讀,按照年級來規定閱讀量,比如,六年級的孩子要完成五六百萬字的課外閱讀量,就連一年級的孩子都得完成幾十萬字的閱讀量。另外,“讀書心得”也是小學生作文的一個主題,目的就是督促孩子認真讀好書。

很明顯,家誠的爸爸對於這些情況一無所知。他不但不知道,而且很可能他自己就是一個不讀書的人。

家誠從小就愛書如命,這是好事,希望你能堅持下去。拜書為師,我們就能夠擺脫愚昧和淺薄,開創一個“詩書傳家久”的新門庭。

評理結果:張家誠的爸爸大錯。

“公平裁判”的處罰:一、要求爸爸陪孩子到書店去購買他喜愛的圖書,以此來表示真誠的歉意。二、孩子擁有的書,張家誠的爸爸每月至少要讀一本,然後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

評理人寄語:雖然你取得完勝,但本裁判希望你的課外閱讀能促進學習,因為確實有些孩子看書就像看熱鬧,和學習沒多大關聯。

本裁判知道,你看書已經給作文成績帶來了莫大的好處,但對其他課程呢?建議你看書時要拓寬眼界,不光要看人文類的書,也要看科學類的書。如果數學成績不理想,不妨看看《數學大王》,對你會有所幫助;外語成績不理想,可以看看雙語類書籍。

讀書不能眼界狹窄,要不怎麼叫“博覽群書”呢?

公平裁判酷酷熊

媽媽總插手我和同學的關係,對嗎

和媽媽講講理的人:鄒林汐(11歲)

評理裁判:“公平裁判”酷酷熊

在學校要跟同學相處好,本來就很不容易。

可我媽媽還老是插一杠子,說說這個,說說那個。

弄得我一邊得聽媽媽批評,一邊還得去修補同學關係。

鄒林汐的請求:

酷酷熊裁判,媽媽這樣做對嗎?如果不對,請您判她以後不要參與我們的事情!這實在讓我為難!

酷酷熊來評理

首先,本裁判還是要表揚鄒林汐。媽媽在不斷損害自己的同學關係,鄒林汐卻沒有發脾氣,沒有不尊重媽媽,甚至還能耐心地聽媽媽“批評”,這實在是大肚量,胸懷寬闊。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相比之下,媽媽的所作所為,太有問題了:自以為是,自作聰明,不但老“批評”自己的孩子,還對孩子的同學說三道四。

很多家長總也看不見自己的孩子在長大,看不見他們正在培養自己的獨立人格,越來越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辦。這些家長就像“刻舟求劍”故事的主人公一樣,看不到變化,依然什麼事情都照老規矩辦。

這就必然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讓孩子感覺家長像在硬往他們嘴裏塞奶嘴,讓他們哭笑不得,尷尬不已。

家長的包辦、代辦,如果辦得對,孩子的反感也許不會太強烈,偏偏有不少家長是“幫倒忙”、“越幫越忙”。鄒林汐的媽媽就屬於這一類。她每次指導、指點、指責完孩子的同學後,還要對孩子“教誨”一番,以彰顯自己的“功績”,卻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還要一點一滴地把被她損害的同學關係修補好。

當然,話又說回來,“可憐天下父母心”,媽媽的出發點——愛孩子,是要肯定的。正因為如此,本裁判對鄒林汐同學不嫌棄媽媽的態度和立場,給予充分的肯定。本裁判要求每一個想和爸爸媽媽講講理的同學,都不能因為爸爸媽媽做錯了事,而改變愛心。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更好地履行當家長的義務。

評理結果:鄒林汐的媽媽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