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我們想要的自由(4)(2 / 2)

“公平裁判”的處罰:要求媽媽:一、以後不隨意插手孩子的同學關係。二、讀加強自我修養的書,尤其是教育學。三、以後遇事要多和孩子商量。

評理人寄語:由於鄒林汐是個懂事的孩子,所以,你不但要管好自己的事,也要擔當家庭事務的一些責任,要有思想準備,也要有知識準備。

公平裁判酷酷熊

爸爸不讓我和成績差的同學交往,對嗎

和爸爸講講理的人:

舒銀輝(男,10歲)

評理裁判:

“公平裁判”酷酷熊

事件回放:

爸爸對我的要求很嚴格,他不讓我和一個成績差的同學交往,但我覺得這個同學人很好,爸爸憑什麼幹涉我的交友自由?

舒銀輝的請求:

酷酷熊裁判,爸爸這樣做對嗎?如果不對,請您判他改正。

酷酷熊來評理

自古以來,人就是群居性動物,因此,人際交往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它不但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且能讓我們增長見識,啟迪智慧,提高能力,所以,與人交往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的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

古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誌同道合的人容易相聚成群。人們往往會選擇和自己水平、能力、愛好等方麵相近的人交往,比如,成績好的孩子喜歡和愛學習的同學做朋友,而愛玩耍的孩子則喜歡和貪玩的同學一起玩。

古人還有一句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說,和品行好的人交往,你的品行也會變得越來越好;相反,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你的品行也會變壞。所以,我們在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品行端正的人,不然自己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明白了上麵那兩句話的含義,你就應該能夠理解爸爸對你的要求了。他之所以不讓你和成績差的同學交往,是因為他覺得成績差的同學在品行和學習習慣等方麵存在很多問題,擔心你會受到不良影響,變成壞孩子。

但是,選擇朋友,品德最重要,成績不好和品德不好是兩回事。事實上,這個年紀的孩子心靈非常純潔,品德敗壞的極少。

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也並非一無是處,他身上一定有值得你學習的優點。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通過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七種智能:語言能力、邏輯-數學能力、音樂能力、身體活動能力、人際關係能力、空間感知能力、探索心靈能力。每個人擅長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出色,但他可能身體強健,體育是他的強項;或者他的文字表達能力很強,作文寫得好;或者他對人真誠友善,樂於助人,人緣很好;或者他動手能力很強;或者他熱愛勞動,會做很多家務活兒;或者他有文藝天賦,歌聲動聽,舞姿優美……你要找到他的優點,學習他的長處。

和朋友交往時,不能光想著索取,還要想想如何奉獻。

成績不好的孩子本來就自卑,如果其他同學全都不理他,看不起他,他在班集體裏得不到一點溫暖,那他心裏多痛苦啊!如果你的成績很好,而你的朋友成績不太好,你就應該多鼓勵他,支持他,給他信心,想方設法幫助他提高成績。你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實現雙贏,多好啊!

評理結果:舒銀輝的爸爸有錯。

“公平裁判”的處罰:一、爸爸要真誠地向銀輝道歉。二、隻要孩子結交的是品行端正的朋友,爸爸就不應該幹涉。三、如果發現孩子交友不良,要及時勸阻。

評理人寄語:爸爸有權力監督你交朋友,你要積極配合,讓他及時了解你交朋友的情況。交朋友時一定要謹慎,以免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