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先天聾啞,一輩子陷在無聲的世界裏。
他小時候,口吃很嚴重。母親領著他四處求醫,嚐試了種種治療方法,雖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說話快了仍會有明顯的口吃。
聽一位醫生介紹,口含石子朗讀不僅可以練習發音,還可以緩解肌肉緊張,有助於矯正口吃。他就每天口含鵝卵石對著一麵小鏡子,練習快速朗讀文章。而母親每當忙完自己手裏的活兒,總會靜靜地坐在一旁,微笑著看著他,一幅很沉浸的樣子。
後來,又聽說經常唱歌,對說話順暢也有幫助。於是,一有空閑,他便站在院子裏扯著嗓子唱歌,一首接一首,盡管他五音不全,唱得很難聽,可母親卻似乎聽得津津有味,眼神裏流露的全是讚賞和驕傲,似乎他跟電視上的歌星一樣有著動聽的歌喉。
初中快畢業時,他代表學校去鄉裏參加演講比賽。很少出門的母親早早地坐在了台下,在他演講過程中,母親一次次地使勁為他鼓掌,好像他是所有選手中講演最棒的。隻有他知道,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講,其實母親一句也聽不到,但她似乎全明白他演講的內容,她眼睛裏的喜悅陽光一樣無遮攔地流淌著。
高二那年,他想買一台複讀機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和朗讀能力,但窘迫的家境讓他幾次欲言又止,父親知道他的心思,卻隻能無奈地歎息,隻能安慰他――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距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提高自己的聽力。那天,他正對著剛剛發下來的英語考卷黯然傷神――聽力30分的題,他隻聽清楚了4分的題。
這時,母親趕了上百裏的山路,風塵仆仆地來到了縣城一中,歡喜地遞給他一台嶄新的複讀機,然後便匆匆地搭便車回家了。
寒假回家,他才從父親那裏得知母親悄悄地變賣了她唯一值錢的東西――當年外婆送她的一對祖傳的銀手鐲,為他買了那台複讀機。
望著母親那被生活的艱辛弄得明顯粗糙的手臂,他心頭滾過一陣難言的灼熱――誰說母親什麼都聽不到?母親不僅看得到,更聽得到。
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他一個一個字地念給母親聽,母親孩子一樣幸福地聽著,仿佛自己中了大獎一樣,臉上溢滿了興奮。
再後來,每當他取得一點點的成績,回到家裏,他都會興致勃勃地講給母親聽,而母親總會慈愛地望著他,滿臉堆笑地認真傾聽著,好像一切都聽得明明白白。
那天,他正跟母親絮絮地述說著他的大學生活,一位高中同窗突然來訪,驚訝地問他:“你說的那些,母親能聽得到嗎?”
“能聽得到,雖然她的耳朵聽不到,可是她的眼睛會聽,她的心會聽啊。”他自豪地告訴同窗。
他說很對,母親一直在悉心地傾聽著他成長的腳步聲,她聽得真真切切,因為她用的是一顆摯愛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