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為她是母親(1 / 1)

在他三個月大的時候,他便被母親扔到了一個無名小鎮的候車室裏。

是一位年過五旬的清潔工收養了他,家境本來就十分清寒的養母,為了把自小便體弱多病的他拉扯成人,真是吃盡了苦頭。有好幾次,他差一點點就被病魔奪走了生命,但他最終還是活了下來,並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學。後來,他在商海中幾經沉浮,終於打出一片燦爛的天地。而曾給予他百般疼愛的養母,卻在剛剛看到他成功之時,突發腦溢血猝然離去。

獨自的時候,他常常對著養母的遺像,久久地沉默無語,內心洶湧的是無法揮去的巨大傷痛。

養母去世三年後,他開始四處尋找生母。曆盡了許多周折,他終於見到了無數次在想象裏描摹的生母。而此時,幹瘦、蒼老的生母,已精神失常多年了,已經無法認出他這個突然出現在麵前的兒子了,隻是對著他傻傻地笑,笑得他心痛。她的另一雙兒女,也就是他的哥哥姐姐,作為那個偏遠小縣城郊區普通而窮苦的平民百姓,這些年來的日子一直過得十分艱難,根本沒有能力為母親看病,甚至連母親簡單的生活都照顧不好。

是他的誠懇和堅持,終於說服了哥哥和姐姐等人,讓他將母親接到了省城,並專門為她請了一位全職保姆。他還停下手頭的工作,帶著母親輾轉了省內外的多家醫院,雖然母親的病情始終依然未見好轉,還不知道身邊這個對她如此孝敬的男人就是她的親生兒子,可他仍不願意放棄繼續醫治的努力,隻要有一線的希望。他常常在互聯網上搜尋國內外的類似病例,搜集各種治療精神疾病的偏方和秘方。漸漸地,談起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問題,他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儼然已是這方麵的專家。

初秋的一個周末,他牽著母親的手從江濱廣場上走過,一個小女孩手裏放飛的漂亮風箏吸引了母親的目光,她急急地奔過去,吵嚷著要小女孩的風箏。他環顧四周,偏偏這裏沒有一個賣風箏的。他紅著臉,走到小女孩身邊,懇請小女孩把風箏借給他母親放一會兒。玩得正在興頭上的小女孩,看到正朝自己伸手的老太太那直勾勾的眼神,本能地邊向後退著邊拒絕道:“叔叔,我好容易才把風箏放這麼高,等我再玩一會兒,才能借給你玩。”

可是,母親這時卻任性得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偏偏非要小女孩的風箏,恨不得立刻就拿到手裏。他隻得滿臉堆笑地再次蹲下身來,對著小女孩的耳朵輕聲請求道:“小朋友,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我想讓她高興一回,請你幫我一個忙,好麼?”從來不撒謊的他,竟然對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謊稱母親今天過生日,他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臉上的羞愧。

這時,小女孩的母親從不遠處走過來,他又把同樣的請求向其重複了一遍。小女孩乖乖地聽了母親的話,將風箏線盤交到了他母親手裏,老人便孩子般歡喜地仰望著頭頂的風箏,嘴裏念叨著別人聽不清的話語。

他與那位小女孩的母親邊看著老人放風箏邊閑聊起來,當得知他就是本市赫赫有名的企業家時,那位年輕母親很驚訝地問他:“記得曾讀過一篇報道,說您自幼便被生母遺棄,是養母含辛茹苦將你養育成人的,這位就是您的養母嗎?”

“不,她是我的親生母親。”他的口氣裏滿是自豪。

“你的生母隻是給了你生命,幾乎沒有給你什麼幫助,你能夠盡一點孝心就行了,為什麼還要這樣對她百依百順呢?何況她現在連您這個兒子都認不出來呢?”年輕的母親眼裏湧起一抹困惑。

“因為她是母親,養母曾經告訴過我,即使母親拋棄了我,那也肯定有她的理由。”他的眼裏盈滿了晴空般的真誠,“而作為兒子,我必須給母親最多的愛。”

“因為她是母親”,年輕的母親把這句話又默默地重複了兩遍,心底陡然湧過一股莫名的暖流,一如秋日的陽光溫暖地拂過。驀然,她將小女孩緊緊摟在懷裏,滿懷的敬慕投向身旁這位跟著母親亦喜亦憂的著名企業家。

是的,因為她是母親,無論她曾付出了多少,無論她有過怎樣的對和錯,她都理應得到兒女們最慷慨的愛的回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