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朝聖之路(2)(1 / 3)

萬物皆無終極,唯一可以想象的終極就是靜止,或抵達虛無,一不毀滅自己便不能存在的虛無。

我們告慰死者:“我們將會重逢。”這極可能。芸芸的組合在漫漫的歲月裏,重新組合成今日的情形。這一切芸芸的組合意味著什麼呢?在我們稱為死亡的長眠中,它們倏忽即逝。因此,告慰死者:“聚首再相逢!”並非愚行,對於亡人,時間已不複存在。

我們若不在身外相逢,我們亦在靈魂裏重逢,他們避在我們的靈魂裏,我們必與他們相逢。

悠悠歲月流逝之後,我們與眾多的亡靈重聚,這又有何之裨益呢?三四十年後,我們與友人相逢,卻再也認不出他了。我們幾乎無話可說。同我們從不交談卻偶爾照麵的鄰人相比,他更淡然、更陌生。

亡魂影響我們嗎?亡魂在我們的靈魂裏嗎?當然,因為亡魂的生命在我們的靈魂裏,我們隻能是亡魂。然而,我們深知,隻有我們的先輩活在我們的靈魂裏。異鄉的亡魂、血緣不同的亡魂,隻能以他們的回憶、他們的典範影響我們,那是我們所喚醒的回憶和典範。

當亡魂仍在我們的靈魂裏,仍在那微妙的胚芽中時,我們的後輩便已繼承了我們一切思想的回聲、我們一切經曆、一切痛苦的果實,在出世以前的黑暗中,他們即準備受益於這一切;而我們那無影無蹤的先輩,則默默地沉浸在新的獲取和征服的歡樂中,獲取和征服我們那些永恒的生命。

我們深信,我們的後輩將會認識和理解我們所不認識、所不理解的許多事情。在我們的靈魂裏,在我們生命那黑暗的深淵,他們早已認識,總有一天會在耀眼的白日裏學習和認識的事情,那一天,他們將如約降生塵世。

我們常常擁有他們將要認識、將要理解的事物,這是極可能的,因為,我們即是未來的他們,即便他們仍是我們的祖先。

可以這麼說:我們的意識、我們的理智雖不知曉,我們卻早已活在我們的本能中,活在我們那更真誠、更深沉的生命中,那是我們孩子的生命,亦是孩子的孩子的生命。我們分享他們的生命,正如我們依然分享我們父母的生命。我們來自過去,雖然我們仍在今日,但我們亦會步入未來。

隻要我們活著,昨日和明日便會存在。當我們不複存在的時候,縱然我們仍是明日,我們亦將變為昨日。

我們熟知的亡魂和我們同宗的亡魂前來拜訪我們,仿佛我們曾邀請他們參加午餐。人們亦可以想象相反的情景。這一次,演員是活在我們的靈魂裏仍未誕生的人。我們未來的孩子、我們的子孫後代,正等待著未來降生人世的時刻,他們將敲響我們的大門,闖入我們的飯廳。我們生育了那些將要參加午宴的人們,他們早已是未來的他們了,想想我們的茫然、我們的惶惑,想想我們的恐懼吧!我們將變成什麼樣的工程師、化學家、發明家、冒險家、英雄、醫生和罪犯呢?在消亡的人類中,我們將變成什麼樣的奴隸和悲慘的苦命人呢?在消亡的人類中,我們將變成什麼樣的遺物呢?我們會目睹巨人或侏儒嗎?我們會目睹健壯的體魄或不治的墮落嗎?什麼是生物學和醫學呢?我們希望什麼,恐懼什麼呢?

那千年之後將代表我們的人呢?我們是史前先父的孩子,當我們在他的穴居前走下汽車和飛機,邀請他參加野餐,他會怎麼說呢?我們的進化日新月異,我們今日正置危難之秋,難道歲月流逝之後我們不比他更驚訝嗎?

此時,我們需要亙古未見的先知天賦,三思之後,我們方知,從“先知”一詞的可信意訴和詞源意義來看,從未有過先知。讓我們將此留給每一個人,留給他心中的寂靜和秘密,讓他自己想象他那未來的孩子,那是他應得的孩子,也是他的獎勵和懲罰。

我們一旦死去,便融入了宇宙。

時間之零以前是什麼,有人曾經疑惑嗎?這就像詢問非存在之前有何非存在,虛無之前有何虛無。虛無的地方,哪有存在?

因為你所謂的虛無早已存在了。

什麼也不能毀滅宇宙,宇宙的毀滅隻能是新的建設。

我們隻是那活著的死者,死亡的時刻,我們喪失了理智的意識。但另一種意識、我們的潛意識,將支撐我們的整個生命,引導我們的整個生命,表現我們肉體生命和理智生命那一切基本的行為、一切繁瑣得驚人的行為。我們喪失了肉體,便會喪失這種意識嗎?這不是永遠存在的嗎?這不會永遠存在嗎?這不是非瞬息、非個人回憶的真實意識,而隻是對民族、對族愛的永恒回憶和一切回憶嗎?

生存,即是遺忘死亡;死亡,即是遺忘生存。

死亡是永生,因為死亡是生命新的起點。

與友情相伴

在路上行走的我們,有時難免會感到孤獨、寂寞。雖然我們的親人會時時給予我們安慰,但我們渴望友情的心靈,仍然會感到茫然。

我們在行進的路上時時抬起頭來,在盛大的星空中尋找友情的星辰,期待著它的光芒照耀我們的心靈。一位詩人說:“真正的友情就像永不枯竭的泉水,我們的心靈在它的滋潤下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可是,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些人寧願孤獨,是因為在沒有友情和愛的人群中生活,那種苦悶正如一句古代拉丁諺語所說的:“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人們的麵目淡如一張圖案,人們的語言則不過是一片噪聲,使得人們寧可逃避也不願進入了。

由此可以看出,人與人的友情對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隻是一片繁華的沙漠。因此那種樂於孤獨的人,其性格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

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懣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席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會使人致病。醫學告訴我們,“沙沙帕拉”可以理通肝氣,磁鐵粉可理通脾氣,硫磺粉可以理通肺氣,海狸膠可以治療頭昏。然而除了一個知心摯友以外,卻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是可以舒通心靈之鬱悶的。隻有對朋友,你才可以盡情傾訴你的憂愁與歡樂、恐懼與希望、猜疑與勸慰。總之,那沉重地壓在你心頭的一切,通過友情的肩頭而被分擔了。

正因為如此,甚至連許多高高在上的君王也不能沒有友誼。

以致許多人竟寧願降低自己的身份去追求它。本來君王是不能享受友誼的。因為友誼的基本條件是平等,而君王與臣民的地位卻太懸殊了。於是許多君王便不得不把他所寵愛的人擢升為“寵臣”或“近侍”,以便能與他們親近。

不要損傷自己的心。

確實,如果一個人有心事卻無法向朋友訴說,那麼他必然會成為損傷自己心的人。實際上,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所以友誼對於人生,真像煉金術士所要尋找的那種“點金石”。它能使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成金。

如果以上所說已證明友誼能夠調劑人的感情的話,那麼友誼的又一種作用則是能增進人的智慧。因為友誼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世界而進入和風細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這不僅是因為一個朋友能給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種平心靜氣的討論都能把攪擾著你心頭的一團亂麻,整理得井然有序。當人把一種設想用語言表達的時候,他也就漸漸看到了它們可能招來的後果。有人曾對波斯王說:“思想是卷著的繡毯,而語言則是張開的繡毯。”所以有時與朋友做一小時的促膝交談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聰明。

其實即使沒有一個能對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過語言的交流而增長見識。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銳利。對一個人來說,與其把一種想法緊鎖在心頭,倒不如哪怕把它傾吐給一座雕像,也是多少有點益處的。

一個人自身所發生的理智之光,是往往受到感情、習慣、偏見的影響而不那麼明亮的。俗話說:“人總是樂於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恰好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麵提出忠告,一是關於品行的,一是關於事業的。

就前者而言,朋友的良言勸誡是一味最好的藥。曆史上的許多偉人,往往由於在緊要關頭聽不到朋友的忠告,而做出後悔莫及的錯事。人盡管也可以自己勸誡自己,但畢竟如聖雅各所說:“雖然照過鏡子,可終究是忘了原形。”

就事業而言,有些人認為兩雙眼睛所看到的未必比一雙眼睛見到的更多,或者以為一個發怒的人未必沒有一個沉默的人聰明,或者以為毛瑟槍不論托在自己肩上放,還是支在一個支架上放會打得一樣準。總之,認為有沒有別人的幫助結果都一樣。但這些話其實是十分驕傲而愚蠢的說法。在聽取意見的時候,有人喜歡一會兒問問這個人,一會兒又問問那個人。這當然比不問任何人好。但也要注意,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兩種危險。一是這種零敲碎打來的意見可能是一些不負責任的看法。因為最好的忠告隻能來自誠實而公正的友人。另外這些不同源泉的意見還可能會互相矛盾,使你莫衷一是,不知所從。比如你有病求醫,這位醫生雖會治這種病卻不了解你的身體情況,結果服了他的藥這種病雖然好了,卻又使你得了另一種新病。所以最可靠的忠告,也還是隻能來自最了解你事業情況的友人。

友情是人最珍貴的財富,無論你走到哪兒,身處何方,都會有一段溫馨的回憶伴隨著你。

人生是有限的。有多少事情來不及做完就死去了。

沒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獨的。

人生是一條船

長久以來,一些無形的航海家駕著我通過奇妙的大氣,在陌生的大海上乘風破浪。深邃的空間任憑我永不停息地遨遊其中。

我的龍骨已把一大塊閃亮、漂動的冰山撞碎,因為它妄圖用那塵封的軀體擋住航道。

後來,我航行在茫茫的雲海裏,那雲海在另一些比地球更加明亮的天體間擴展開來。然後,我在白皚皚的海上、在紅彤彤的海上航行,這些大海用它們的色彩和雲霧塗染我的船身。

有時我還穿過純淨的大氣,那濃密明亮的大氣浸透了我的帆,使我的帆像太陽那樣燦爛奪目。我們在一些被水或風征服的國度裏久久停留。有一天,而且總是那麼令人意外,我的無形的航海家們拖起我的錨,風於是漲滿了我那璀璨的帆。我重新駛進漫無路徑的永恒中,駛進空寂的平原上空那沒遮沒攔的星體的大氣中。

我駛抵地球,在藍天下我很陌生的澄碧的大海上下碇。我的錨已經習慣波濤的綠色的吻,在海底金色的沙子上休息,一麵與海底纏繞扭曲的植物嬉戲,一麵扶持著綿長的白晝裏遊來騎在它身上的白生生的美人魚。我那高聳挺直的桅檣,是太陽、月亮以及給它以考驗的多情的風的摯友。從未見過的鳥兒飛矢而來,在桅檣上停留,然後劃過天際,一去不再還。我於是愛上這天空,這大海,也愛上這些人。

可是,不知哪一天,我的無形的航海家們又要來到。他們將拉起我那紮入深水海藻中的錨,我那璀璨的帆又將被風漲滿。

我又將駛進漫無路徑的永恒中,駛進那擴展在永遠孤寂的其他星體之間的紅彤彤和白皚皚的海洋中。

人生的最高目標是幸福

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願意讓自己的腳步,陷入苦難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無論是誰都向往著自己的人生和諧、美滿,都向往著自己的心靈被愛的泉水滋潤,使自己生命的原野開滿絢麗的花朵。

當然,由於每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理解不同,所追求的目標和所追求的幸福也就不同。但,每個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沒有一個理想,或為溫飽,或為名利,或為學問,或為德行,或為事功,或為醇酒婦人,或為鬥雞走狗,所謂“從其大體者為大人,從其小體者為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