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網絡營銷麵臨的安全威脅(1)(2 / 3)

衍生性是指在病毒感染時,病毒本身將有可能在原來的基礎上發生變異,從而衍生出不同類型的新病毒,這種特性的存在使得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更加強化,因為它的衍生往往是在原來基礎上向著更加不好的方向發展的。

(5)非授權可執行性

由於計算機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征(諸如,可存儲性、可執行性等),它隱藏於合法的程序或數據中,當用戶運行正常程序時,病毒非授權地伺機竊取該係統的控製權,得以搶先運行,然而此時用戶還認為正在執行正常程序。

(6)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具有很高編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執行程序。它通常黏附在正常程序之中或磁盤引導扇區中,或者磁盤上標為壞簇的扇區中,以及一些空閑概率較大的扇區中,這就是它的非法可存儲性。為了避免用戶輕易察覺,病毒總會想方設法地把自己隱藏起來。

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時至今日,在計算機上流行的病毒大約有3萬多種,而且現在正在以每天出現十幾種的速度遞增。因此在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中保護有價值的信息和數據不被破壞,已經成為了一項繁雜而又艱巨的任務。

按基本類型劃分這些病毒,大約可以分為如下六大類:

(1)Internet病毒;

(2)引導型病毒;

(3)宏病毒;

(4)可執行文件病毒;

(5)特洛伊木馬病毒;

(6)混合病毒。

3.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與危害

計算機病毒一般情況下是通過軟盤、硬盤、光盤,以及網絡進行傳播的,其中通過網絡傳播已經越來越成為了其傳染的主導渠道。病毒作為一種破壞性的程序,其根本目的就是通過病毒發作達到破壞的目的。這種破壞性、危害性是很大的。某些計算機病毒的破壞能力不僅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而且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黑客

黑客是英文單詞hacker的諧音詞,本意為“劈,砍”之意。通常對黑客的定義為電腦的非法入侵者,但真正意義上的黑客絕不僅如此。

一般意義上的黑客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為竊客。這類黑客的行為帶有很強的目的性、針對性、破壞性。早期的這類黑客,主要是進行竊取國家和科研院所的情報內容的。目前,這類黑客的主要攻擊目標,已經瞄準了銀行的資金及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的整個交易過程。

另一類黑客常被稱為駭客。他們在進入網絡之後,目的就是引人注目,演播出一些惡作劇,他們追求的主要是從侵入行為中獲得某種成功和滿足感。

黑客的特征是:

1.隱蔽攻擊型

這類黑客一般都隱蔽在暗處,經常對網絡進行突然、主動的偷襲行為。這種突襲的攻擊行為,即不易於被覺察,又不易於進行防範,其危害性是異常之大的。

2.竊密高手型

這類黑客多數是出於個人或受雇於人的私利,明目張膽地在網絡時空中竊取別人的高度機密信息或相關密碼,有的還會用於商業性目的,或將已經獲得的密碼公開出售,或將此類信息用於誘引相關人員上鉤,這些黑客已經明顯構成了犯罪行為。

3.定時炸彈型

這類黑客利用在某單位工作或曾經工作過的情況,大量竊取該單位的商業信息和商業機密,以供該單位的競爭對手用於不正當競爭。他們故意在網絡中設置了“陷阱”或在網絡維護軟件中安插了邏輯炸彈,在特定的時間內或特定的條件下,可以引發一係列的具有連鎖反應性質的破壞行為,幹擾網絡的正常運行和正常商務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