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秋天開始,經當時教育部批準,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合作舉辦了一個可以授予學位的作家研究生班。我為這個研究生班開設了“創作美學”這門課程。本書就是在原來講稿基礎上整理出來的,2001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高國平先生為此書的編輯付出了辛勤勞動,我至今不忘。我交給上海文藝出版社的書稿是《維納斯的腰帶——創作美學》,可出版時,書封上隻留下了《維納斯的腰帶》的書名,讀者看了這個書名,不知是小說呢,還是理論著作,現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重新出版的機會,還原它本來的書名《維納斯的腰帶——創作美學》。

“維納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美神,是從大海的浪花中出生的。在理論著作中最早提到“維納斯”的可能是17世紀古典主義理論家波瓦洛的《詩的藝術》一書,其中說,“詠史長詩比悲劇更需要壯闊波瀾,它以廣大的篇幅敘述著久戰長征,憑虛構充實內容,憑神話引人入勝。為著使我們入迷,一切都拿來利用,一切都有了靈魂、智慧、實體和麵容。任何抽象的品質都變成一個神祇:彌乃芙代表英明,維納斯代表妍美。”後來,俄國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說,普希金是第一個偷到維納斯腰帶的人。這意思是說,維納斯是美的奧秘,是文學創作的奧秘。偷到維納斯的腰帶就意味著獲得了創作的奧秘。我的書所講的主要是作家在創作時如何去獲得美和詩意,所以起了這樣一個書名。

我十分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將此書納入“當代中國人文大係”,對劉汀編輯的勞動也表示我的謝忱。

童慶炳

2009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