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管理的哲學:責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2)(1 / 2)

馬雲曾經說過,阿裏巴巴的跳槽率每年是3.3%,而市場上平均的跳槽率每年是10%——15%,可見阿裏巴巴的跳槽率遠遠低於平均水平,其實低跳槽率就從側麵反映出馬雲的管理非常有效,至少對人心的管理很有效果。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認為馬雲是心理學大師,是一個善於把握人心的人。

其實,從創業之初開始,馬雲就非常重視員工的利益,盡管那時候很困難,但是他一直都想辦法補償自己的夥伴和員工,他認為這些員工才是自己最大的財富,也是自己最看重的東西。為了收攬人心,馬雲主動將股權分給員工,這樣一來實際上將阿裏巴巴和員工的目標統一起來了,因為阿裏巴巴掙錢,員工就能夠分到紅利,這種做法實際上將員工的心和阿裏巴巴的命運緊緊捆綁起來。

除了利益上的保障之外,馬雲經常動用情感攻勢,除了依靠出眾的表達能力,馬雲還常常從行為上證明自己對員工的尊重,比如他常常和員工開玩笑,這是難能可貴的,畢竟很少會有老總願意和下邊的員工打成一片。但是馬雲的平民化策略實際上增加了親和力,員工們自然願意向他靠攏。事實上,馬雲還懂得從員工的家人入手,他曾經邀請員工的家屬到公司裏來參觀,讓他們了解員工的工作環境,這樣實際上消除了家庭方麵的顧慮,對員工的穩定和忠誠很有幫助。

事實上,阿裏巴巴可能每年都會招聘新人,而且也並非所有的人都和他熟悉,但是馬雲總能夠想到辦法來留住這些員工,總有辦法讓員工們接受他。接受阿裏巴巴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所以一直以來,馬雲都沒有出現過什麼用人危機,反而很好地將人事管理一直貫徹延續下去。

歌德說過:“人心是最堅強、最頑固的東西,但同時也是最柔軟、最脆弱的東西。”因為你對別人強硬,別人通常就會強硬地針對你,哪怕表麵上和和氣氣,但是內心一定會展示出強硬的堅決的對立姿態。如果你能夠順應對方的想法,盡量迎合對方的需求,這實際上正好找到了人心的弱點,可以很好地利用它。

經濟學家韋伯斯特說:“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應該是讓員工意識到他們的存在,意識到你在關注他們的存在,而不是讓員工意識到你的存在。”在過去,管理的方式更側重規章製度的約束,員工們應該幹什麼,應該怎麼做,全部都寫在條條框框中,這種方法也許更為規範,但是時間一長效率就會降低,因為沒有人願意被人逼著幹活,沒有人願意接受命令,然後在權勢和地位的脅迫下幹活,員工也是有尊嚴的。現如今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待遇都更加人性化了,但是管理方法也要更為人性化,要更多地站在員工的角度看問題,要懂得關懷員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對於領導者而言,也許並不需要擅長什麼技術和技巧,並不需要學習什麼知識,但是一定要懂得心理學知識,要掌握控製人心的方法。隻有控製人心,了解別人的想法,才能夠讓別人為自己服務,才能夠讓對方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這是一種管理的藝術,是管理企業的一種方法。如果僵硬地理解管理,簡單粗暴地使用管理方法,簡單粗暴地對待員工,那麼就可能會喪失人心,從而使企業遭遇到危機。

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任何一個夥伴掉隊

什麼是團隊呢?團隊就是不要讓另外一個人失敗,不要讓團隊中任何一個人失敗。

——馬雲

心理學上有一個木桶效應,意思是一隻木桶想要盛滿水,必須確保每一塊木板都整齊劃一,如果木桶的某塊木板比較短或者說下麵破了一個洞,那麼這隻桶就無法裝滿水。因此木桶能夠裝多少水,並不是取決於最高最長的那塊板,而是取決於最低最短的那塊木板。因此木桶效應常常被稱為短板效應。

其實木桶理論常常也適用於整個企業管理,整個團隊就像一個木桶一樣,決定木桶價值的並不是那些又高又厚的木板,而恰恰是最低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想要讓木桶變得有用,不能僅僅將注意力放在那些優勢項目上,還要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短板上,要將注意力放在團隊中最弱的那個環節上。不能輕易放棄或者拋棄它們,隻要有一個不受重視,隻要有一個被拋棄了,那麼整個係統就會受到影響,團隊的價值也就無法發揮出來了。

不過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犯下忽視甚至拋棄弱勢環節的錯誤,尤其是在團隊中,我們常常忽略那些弱者,常常不會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關懷。之所以會忽視弱者,就是因為我們常常會覺得保持優勢項目是爭勝的關鍵,卻從來沒想過,真正的武裝應該是全方位的,就像一條船一樣,你的馬達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你的裝備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可是你的船身也許隻是木頭做的,而且已經腐朽了,那麼在行駛的時候,即便其他裝備再出色,也照樣免不了翻船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