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電視機正式問世。高爾文製造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售價低於200美元的電視機。1947年高爾文製造公司改名為“摩托羅拉公司”。
1959年11月5日,高爾文因白血病離開了人世。
聚焦經營管理之神——鬆下幸之助
他不是一個富有心計的老板,他為人真誠坦率、正直無私。他能讓員工擁有夢想,他的經營和人格是大家一致公認的,這種經營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哲學。
1894年,鬆下幸之助出生在日本一個貧寒的家庭裏,在鬆下很小的時候,由於家境的窘困,兄姐一個個夭折,而父親又欠了許多債。於是,剛上小學四年級的他就不得不離開父母來到大阪,開始了個人獨立生活的曆程。剛到大阪時,鬆下在一家火盆店開始了學徒生涯。
1910年,年輕的鬆下毅然辭去了自行車店的工作,來到大阪電燈公司做練習工。這個工作看似低微、不起眼,卻改變了鬆下的一生,從此他的一生便與這個行業無法分開了。
1917年11月,經過數年的反複試驗,鬆下幸之助生產出改良燈插座。1918年,經過改進的新燈插座得到了市場的承認,價廉物美帶來的是滾滾財源。
1949年2月,美方逐漸改變對日政策,日本經濟略有複蘇。鬆下在長期的忍辱負重中看到了希望。經曆了許多的磨難,除了雄心之外,鬆下比過去多了些沉著、冷靜和謙遜。鬆下也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企業,他不再把自己當成一個有所成就的企業家,而是當成業界的小字輩。當然,鬆下並不是鄙薄自己和鬆下電器,而是站在企業界的立場審視、評價自己和鬆下電器。基於這樣的認識,他提出了已有33年曆史的鬆下電器“重新開業”的口號。
1961年,正值事業巔峰的鬆下幸之助宣布退休,但3年後的一場危機又把這位年屆71歲高齡的老人推到了浪巔。由於日本經濟的過度膨脹,市場急劇惡化,到1964年,因經銷商無法獲利而怨聲載道,如果解決不好,可能會造成經銷商大量流失的嚴重局麵,鬆下毅然決定,以董事長的身份暫時代理公司的營業部部長職務。這個職務重新燃起了他年輕時代的鬥誌,每天按時上班,在第一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不但走出低穀,又上演了一出在經濟不景氣時期高速增長的好戲,全國200多個銷售公司聯合給他贈送了一尊“天馬行空”像,以表示感激之情。
1973年,鬆下幸之助辭掉董事長,改任顧問。
1989年,鬆下幸之助逝世,留下了15億多美元的遺產。
現在,鬆下電器在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有237家企業,其中在中國就有58家,北美26家、南美11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83家、歐洲53家、非洲6家,全球職工人數29.2萬人。鬆下電器2004年營業總收入662.8億美元,位於《財富》世界500強第31位。
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斯坦福
斯坦福所建造的鐵路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而且對於維護美國統一具有重大意義。他捐建的斯坦福大學如今被視作“西岸的哈佛大學”,為美國和世界培養著人才。
1885年的一天,一對夫婦在波士頓下火車,未經預約便來到哈佛大學的校長辦公室,在辦公室外,他們被秘書攔下,並被告知要“稍等片刻”。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秘書再也沒有搭理他們,希望他們會失望離去。可是,他們一直在等。最後,秘書不情願地向校長通報。
幾分鍾後,校長板著麵孔走向這對夫婦。那位女士先開口了:“我們有個兒子曾在哈佛求學一年,他很愛哈佛,他在這裏非常快樂。可是,一年前他意外去世了,我丈夫和我想在貴校為他建個紀念物,不知可否?”
校長說:“我們不能為曾在哈佛讀過書然後又去世的任何人立碑。否則,我們這兒就像是墓地,而不是學校了。”“不是這樣的,”這位女士連忙說道:“我們不打算為他建墓碑,我們想以他的名義給貴校捐座教學樓。”校長眯起眼睛,帶著嘲笑的口吻說道:“捐座教學樓!?你知道一座教學樓要花多少錢?哈佛校園總共花了750多萬美元才建成。”那位女士沉默了,校長很得意,自以為現在終於擺脫這兩人了。突然,那位女士轉身麵向她丈夫小聲說:“辦一所大學隻需這麼多錢?我們幹嘛不自己辦一所呢?”她丈夫點了點頭。在他們捐贈被哈佛拒絕了以後,斯坦福夫婦來到了加利福尼亞州,在那裏建立了紀念他們兒子的斯坦福大學,而這正是當初哈佛大學所不在乎的。
賓至如歸獲得青睞——康拉德·希爾頓
康拉德·希爾頓(ConradHilton)是世界旅館業大王,一個精力充沛而能幹的實業家,又是個實實在在的樂天派。他所創立的國際希爾頓旅館有限公司,現在全球已擁有200多家旅館,資產總額達數十億美元,每天接待數十萬計的各國旅客,年利潤達數億美元,雄居全世界最大的旅館的榜首。
1913年9月,26歲的希爾頓把想要成為銀行家的夢想付諸實施。他四處奔走,好不容易籌集到組建銀行所需的3萬美元。可事情並非一帆風順,在第一次股東會議上,希爾頓遭到排擠,一個敵視他的70多歲的老頭子被推為董事長。在父親的幫助下,希爾頓終於在一年後反敗為勝,重選了一位董事長,希爾頓自己也當上了副董事長。這家聖·安東尼奧銀行,在希爾頓的經營下,業務進展很快,兩年後銀行資金已達13.5萬美元。
1917年,希爾頓應征入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改變了他的未來,中斷了他做銀行家的夢。1919年,父親遇車禍身亡,希爾頓退伍回家。希爾頓幹起了父親留下的小本買賣。當銀行家的夢想重又在他心頭熊熊燃燒,但他已沒有了銀行,手頭隻剩下5000美元的積蓄,夢想怎麼成真呢?希爾頓來到當時因發現石油而聚集了無數冒險家的得克薩斯州,在一個叫錫斯科的小鎮,他發現了一家正要出售的銀行。希爾頓當即要將它買下,卻不料在出爾反爾的賣主那裏結結實實地碰了一鼻子灰。窩了一肚子火的希爾頓來到馬路對麵的一家名為“莫布利”的酒店,想在這兒住上一晚。誰知酒店門廳裏的人群就像潮水似的爭著往櫃台擠,他好不容易擠到櫃台前,服務員卻把登記簿“啪”地一合,高聲喊道:“客滿客滿了!”而後,一個鐵青著臉的先生開始清理客廳,驅趕人群。他口氣生硬地對希爾頓說:“請快點離開,8小時後再來碰運氣,看有沒有騰空的床位,因為我們這裏每天24小時做三輪生意的。”希爾頓正想發火,忽然靈機一動地問:“你是這家酒店的主人嗎?”對方卻訴起苦來:“是的。我就是陷在這裏不能自拔了。我賺不到什麼錢,不如抽資金到油田去賺更多的錢……你的意思是?”希爾頓壓抑住自己的興奮,故意滿不在乎地問:“這家酒店準備出售?……隻要有人出5萬美元,今晚就可以擁有這兒的一切,包括我的床。”旅店老板賣店的決心已定。希爾頓在仔細查閱了莫布利酒店賬簿的基礎上,決定買下這家酒店。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賣主最後同意以4萬美元出售。希爾頓立即四處籌借現金,終於在一星期期限截止前幾分鍾將錢全部送到。希爾頓成了莫布利酒店的主人。他隨即給母親打電報報喜:“新世界已經找到,錫斯科可謂水深港闊,第一艘大船已在此下水。”當晚,莫布利酒店全部客滿,連希爾頓的床也讓給客人住下了。隨著莫布利酒店的經營成功,雄心勃勃的希爾頓又與人合夥買下了華斯縛的梅爾巴酒店、達拉斯的華爾道夫酒店。希爾頓的酒店業開始蒸蒸日上。但他並不滿足,他決定要建造自己的新酒店。
1925年8月4日,“達拉斯希爾頓大飯店”終於落成,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禮。在阿比林、韋科、馬林、普萊、思維尤、聖安吉諾和拉伯克等地相繼建起了希爾頓飯店。希爾頓的事業越做越大。他成立了希爾頓飯店公司,把所有的連鎖店統一起來。他決心向更廣闊的世界去擴展。1937年夏天,希爾頓看上了舊金山一家名為“”雷克爵士”的酒店。這家酒店有450個房間,高22層,還有一個價值數十萬美金的豪華夜總會。老板正急於將這家酒店轉讓。希爾頓不失時機地籌集資金,在1938年1月將“”雷克爵士”飯店買了下來。1939年,他又買下了長堤的“布雷克爾斯飯店”。這幾次成功的收購,希爾頓並沒有滿足,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野心。希爾頓又把目光瞄向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飯店——芝加哥的史蒂文斯大飯店。他特地在1939年年底親自去調查了該飯店。它可謂飯店中的巨無霸,擁有3000個帶衛生間的客房,宴會廳一次可接待8000位來賓。1945年,機會來了,希爾頓與史蒂文斯飯店老板經過幾個回合的討價還價,終於以150萬美元買下了這家飯店。不久,他又以1940萬美元的巨款買下芝加哥另一家最豪華的飯店——帕爾默飯店。
永不滿足的希爾頓又把下一個目標盯向了被譽為“世界酒店皇後”的華爾道夫大飯店。這家飯店坐落於紐約巴克塔尼大街,共有43層,2000多個房間,曾接待過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國王、王子、皇後、政府首腦和百萬富豪,堪稱世界上最豪華、最著名的飯店。早在三十年代初,希爾頓第一次在報刊上看到這座剛落成的宏偉壯觀的大飯店照片時,就為之傾倒。他發誓一定要將這夢寐以求的理想之物弄到手。經過前後近二十年的努力,希爾頓終於如願以償。1949年,這家飯店終於屬於他所有了。
1954年10月。希爾頓創造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頁,用1.1億美元的巨資買下了有“世界酒店皇帝”美稱的“斯塔特拉酒店係列”,這是一個擁有10家一流飯店的連鎖酒店。這是酒店業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兼並,也是當時世界上耗資最大的一宗不動產買賣。
經過不懈奮鬥希爾頓終於實現了他登上美國酒店業大王的寶座。他沒有止步,而是放眼世界酒店事業,成立了國際希爾頓酒店有限公司,將他的酒店王國擴展到世界各地。在馬德裏、伊斯坦布爾、哈瓦那、波多黎各、柏林、蒙特利爾、開羅、東京、倫敦、羅馬、雅典、香港、曼穀……一座座希爾頓飯店巍然聳立。“希爾頓”已遍布全球,除南極之外,幾乎各地都有。希爾頓的事業躍上了新的巔峰,成了世界酒店之王。
“你必須懷有夢想”。這位聞名世界的“酒店業大王”在晚年的自傳中,揭開了他成功的奧秘:“我認為,完成大事業的先導是偉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