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愛從調節情緒開始,從沒有傷害開始(1)(1 / 3)

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將傷害化解於無形之中。

愛,是一句貼心的話,是一個理解的笑容,是一個小小的舉動。然而生活中這些平常、普通的一言一行卻很容易被人們遺忘。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我們,但又有幾人能夠體會到他們的不容易;親人總是不離不棄地鼓勵著我們,可又有幾人能夠感受到他們的一片苦心?親人的愛,伴隨著我們生命的每一刻,你感受到了嗎?

1.讓永恒的愛永存

親情無處不在,父母給予你的愛,超然於水火之上,橫亙於生死之間;

海枯石爛,地老天荒,戀人給予你的愛,值得你用一生的時間去守候;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朋友給予你的愛,是你一輩子最珍貴的財富。

你值得擁有這份親人的愛

在這個世界上,最廣泛、最深厚、最珍貴的感情就是親情。可以說親情無處不在。父母、姐弟、親朋、同事,無一不是以親情維係著自己的位置,確定自己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即便是初次相見的你和他,也以親情來見識相互間的緣分。這種一見如故的感受,就是親情,一種難以割舍的親情。

電視裏有這樣一則廣而告之:媳婦拖著疲憊的身軀給婆婆倒泡腳水泡腳,婆婆那蒼老的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這種笑容是溫暖的,同樣也是幸福的。她體會到了那種隻屬於親人的愛。而當孩子從門縫裏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他用同樣的方式回報了自己的母親:“媽媽!洗腳!”

媽媽看到兒子端到跟前的一盆洗腳水,會心地笑了。這是兒子對母親最純潔的愛。這種屬於親人之間的愛,你當然也值得擁有。

親人的愛是無私的,親人的愛是溫暖的。你如果用心感受到了這份愛,你就會知道它是多麼的重要。如果世界上缺少了這份愛,那應該是多麼的荒涼和悲慘。有些時候,親人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悄悄地關心我們,我們很坦然地接受甚至埋怨關心的不夠,當我有了時間仔細想想才覺得應該感謝她們。

從我們呱呱墜地起,親情就和我們成為一個解不開的死結。父愛深沉,母愛崇高,手足之情溫暖。親情是希望、是囑托、是叮嚀、是關切,是連著肉的痛。在親情的雨露滋潤下,在親情的陽光普照裏,一棵幼苗茁壯成長為大樹,無論是參天的偉岸還是扭曲的僵化,都離不開親情的交融。

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我們可以依賴的基石。親情愈濃,信任感愈強,依戀愈深。心有靈犀一點通,其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親情。因為親情是人類永恒的愛,人們更應該讓這份愛永存。但如果你想讓這份永恒的愛保鮮,你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比如親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親人之間的相互關愛。但無論怎樣,隻要你努力了,你就值得擁有這份愛。

讓愛永存於心中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親情是最能引起我們共鳴的情感,無論你讀起哪一段在你視線裏流淌的親情,你都能在裏麵找到你自己的影子,觸動你心底的那片柔軟,或甜蜜或心痛,或幸福或沉湎於深深的懺悔。

不要在擁有親情的時候,不懂得去珍惜,一直揮霍個不停;真到失去的時候,你才後悔莫及。珍惜那份隻屬於你親情,珍惜那份隻屬於你的愛,學會讓這永恒的愛永存。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裏住著一對母女,母親生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象的那個華麗世界。

一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留下一張紙條:“媽,你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那樣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

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而門一推就開了。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她心裏這樣想著,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裏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有人闖進來怎麼辦?”母親回答說:“不隻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裏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複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這份屬於親人的愛,怎能用隻字片語來描繪,這份屬於親人的情,怎能用感動的心情來對待。這份愛厚重的隻允許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珍藏,這份愛沉甸的隻允許我們用一輩子去珍惜。

當經曆了歲月的雕刻,生活的磨難,感情的挫折,你才會真正明白這個世上唯一永恒的愛隻有親情!也隻有親情才是偉大的、無私的、包容的!沒有哪種愛可以與它抗衡!也沒有哪份愛可以比它永恒!